在线新经济既着力于产业转型的技术赋能,又兼顾生产生活的升级需求,是作为超大城市有效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落脚点。
如果说看得见、数得清的成果是打造四个“100+”,那么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成长的创新生态,则需要从技术赋能、业态模式、服务管理等方面付出数不清的努力。
在线新经济具有“在线、智能、交互”的特征。以生鲜电商零售业态为例,表面看,生鲜电商似乎只是简单的“买菜”,或者叫“抢菜”,但生鲜电商的业态并不简单。一根小葱从田头到餐桌的旅程,从生产基地开始,经历物流运输,到达企业总仓,再分配到前置仓,最后由快递小哥送达千家万户,经历的是长长的产业链。如何保证质量、减低损耗、精准分仓、准时送达,背后是供应链的精细化管理,是技术的辅助和保驾护航,是数字化技术在生鲜这一最为传统的民生服务领域的渗透和赋能。正是这样的技术赋能创新,使得传统的“买菜”经济发生了新变化,成为“云买菜”,搭上互联网快车,拥有新经济色彩。
同时,生鲜电商领域还可以有更多的新技术融入,借助5G普及热闹起来的网络直播、裂变能力强劲的社交社群,都是智能营销的新技术应用。此外,如制冷预冷、保温保鲜、冷链仓储、产品溯源等等,将给生鲜电商带来巨大的技术赋能。
在线新经济可以细分为“无中生有、有中启转、转中做大”三大类。生鲜电商或许可以归为“转中做大”这一类,因为这种模式原本就存在,同时这次疫情使得线上需求激增,也就是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说的逆势飞扬。那么疫情过去后能否延续?答案是,有企业的努力、有政策的支持、有市场的需求,是可延续的。因为生鲜电商前期本身就有一定的使用基础,经历疫情这段时间的磨砺,对新用户来说,越过了“习惯培养”和“信任建立”这两大门槛,对于生鲜电商的拥抱不会轻易放弃,行业也就有了转中做大的机会。最近盒马推出“双百”战略、叮咚准备进军新市场,就是例证。
但同时,业态模式的构成又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有金字塔尖领飞的头雁,也有夯实底座的蚂蚁雄兵,这样的生态圈,才是生机勃勃的。叮咚的前置仓、盒马的M IN I小店、重新定义的社区团购,或许没有你死我活、最后只有一家独大的必要。优化的创新生态,应该鼓励业态的百花齐放,只要是适合民生需求,就是好模式。
同理,业态模式的创新,或许还不仅仅只是生鲜电商企业的创新。推动传统零售和渠道电商整合资源,线上建设网上超市、智慧微菜场,线下发展无人超市和智能售货机、无人回收站等智慧零售终端,也是业态模式的创新,此外,老字号和传统企业积极转型拥抱电商,同样是在线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生态的优化,需要营商环境的支持,需要服务管理的创新,需要监管审慎下的包容。这种包容,可以是当年盒马创业时,上海自贸区那张“零售+餐饮”甚至叠加了互联网功能的许可证;可以是今年复工复产复市之际,虹口区市场监管局为盒马新店开张只用半天就签发的许可证;可以是为帮助企业转型,长宁区市场监管局发出的那张东航食品“空餐地享”的“一址两证”……
不管是无中生有,有中启转,抑或是转中做大,新业态的发展、老业态的转型都离不开创新生态环境的土壤支持,优化创新生态,鼓励跨界、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才能为在线新经济的培育壮大留足空间。
作者:劳帼龄(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苏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