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确诊病例一夜破万”昨天(13日)一早刷屏朋友圈,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的消息一经发布,不少人追问:什么是临床诊断病例?与确诊有何区别?
就在许多人忧心忡忡之际,包括中央指导组专家、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在内的许多权威声音就出现在媒体中,做出解释说明。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的科普很直白:“实验室还没确诊,还没有查到核酸检测呈阳性,只是临床症状‘看着像’。”几乎同时,国家卫健委的回应来了:增加“临床诊断”为的是便于患者能够早诊早治,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
粗粗算来,从“一夜破万”引发关注到科普“临床诊断病例”,前后不到一小时。相关解释回应了公众的疑问,第一时间释放了可能产生的焦虑和疑惑。
围绕疫情,类似的“新词”不少,其中也有不少在传播过程中被误读。比如“气溶胶传播”,就被想象成“打个喷嚏病毒可以飞出几百米”“一开窗,病毒就飘进家里”;再比如“粪口传播”一词不仅引发“上公共厕所存在感染风险”的焦虑,还因为被拿来和非典时期的传播案例类比,让许多人以为宅在家里也不安全,恨不得把家里的下水道统统堵上。
要求普通人第一时间弄明白医学术语并不现实,要求每一个人内心足够强大不焦虑不紧张也不切实际。尤其是在逐步复工复产的当下,走出家门的人们更为敏感,每一条关于疫情的信息,都有可能成为热点变成热搜,也都有可能因为误解误读成为“谣言”引发不必要的焦虑甚至恐慌。
正如曾光评价“临床诊断病例”纳入“确诊病例”,堵塞了一个传播的漏洞,对发布的信息第一时间做出权威精确的解释,也可以堵上 “情绪疫情”的传播漏洞。“流言止于智者”,当解释说明不再缺位,流言就很难越位。更多人对防控举措感受更加切实、对信息公开更加信任之际,面对疫情的“情绪拐点”或许已经出现。
作者:王磊
编辑:苏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