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若干措施》出台,进一步放宽了服务业外资市场准入限制,助力上海打造服务业开放新高地。今年上半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1167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71.2%。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此次推出的40条措施对上海培育城市竞争优势意义重大。
从发展基础看,服务业开放有助于上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对标新加坡等城市发展经验,“40条”中有8条涉及外资准入方面的进一步开放,尤其加大对文化娱乐、旅游、出版、拍卖、卫生、商贸等产业的开放,旨在进一步打造法治化、全球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从发展阶段看,2018年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10000美元,这是居民消费支出向服务消费升级的关键时期。在今天的上海,享受外资提供的医疗、保险、商旅等服务已经日渐平常。新措施的落实有助于上海实现消费需求升级,提升服务消费品质,放大进博会的溢出效应。
从发展内涵看,“40条”围绕搭建开放型贸易便利化服务体系,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加强航运服务业现代化水平、推进更高水平的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等核心内容展开,有助于推动“五个中心”建设、打响“四大品牌”。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措施还将在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先行先试。
从发展潜力看,服务业开放有助于上海汇聚全球人才,完善服务业国际化交流合作机制。“40条”致力于上海构筑国际人才集聚高地,从加快培育服务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有效精简人才审批流程、鼓励外籍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等多方面增强上海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力。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服务业的开放发展,是中国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国服务业开放的先试先行“多点开花”。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建设服务业开放“上海样本”,要发挥“开放”这个上海的最大优势,尽快让政策落地。
作者:李凌(作者为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