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良渚古城遗址。图源:视觉中国
5000年前,生活在良渚古城的先民们,便已开始养猪,种水稻、菱角,吃芡实、杨梅、桃子和杏……如今,他们高超的智慧与诗意征服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委,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入遗”!这是中华儿女坚定文化自信、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
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这个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根”与“魂”。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民族和国家昨日的辉煌、今天的资源、明天的希望。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从大运河到鼓浪屿,从可可西里到梵净山……今天,中国已有55项世界遗产,居世界首位。良渚遗址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他在浙江工作时,曾两次到良渚调研。2003年7月,他在良渚遗址了解到“影响遗址安全的湖州市德清县6家石矿关停困难”后,次日就赶到湖州调研。很快,这6家石矿被关停。
心有高标,方可致远。学术界曾经有过一个“文明四要素”的标准,即城市、大型建筑、青铜器和文字。目前,只有在殷墟才发现大量青铜器以及铭记有文字的甲骨等遗物。据此,有学者认为,中华文明也就3500年。但与广为人知的殷墟、三星堆等遗址相比,良渚古城遗址属于中国没有文字的“传说时代”的考古遗存,所处年代更为久远,其价值多年来一直居于中国考古界的最高层面。这次,世界遗产大会各委员国一致认为,良渚古城遗址为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提供了无可辩驳的实物依据和确凿的学术支撑。
《易经》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守护有形文物这个文化载体,更是为了扬其“道”。申遗只是手段,“入遗”只是起步,通过保护、研究、利用工作,让良渚古城遗址“活”起来,文化遗产才能长存长新,从而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作者:晓彦
编辑:苏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