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强调。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如何描绘精神图谱?“坚持问道、坚持学思结合,在调查研究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昨天,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求道:在古今中西之间”学术研讨会上,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的一席话引起与会者的共鸣。
上海社科院哲学所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成立的哲学研究所”,它伴随着上海这座城市成长起来,在新中国和上海的学科学术重建中,在上世纪80年代学术繁荣的大潮中,在中国改革开放原创理论的构建中,都曾经作出卓越的贡献。从李培南先生、冯契先生、周抗先生,到今天的80后年轻学者;从《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哲学分析》这两本原创学术刊物,到获得国家唯一一次社科评奖奖项的《科学哲学导论》;从承办被誉为“经济伦理学奥运会”的国际企业、经济学和伦理学学会(ISBEE)第六届世界大会,到举办第27届国际哲学奥林匹克中国选拔赛……整整60年,上海社科院哲学所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同步,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原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哲学系教授童世骏认为,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几代理论工作者能够将个人的学术兴趣、学术自身发展的脉络、社会的学术需求与集体的学术任务结合起来,是取得这些重要成绩的根本原因。而且,上海社科院哲学所的成立和发展本身就是全上海各个学术机构密切合作的结果,是上海学术界团结合作的典范。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冯契先生当年讲中国近代哲学的时候,特别提到“中西之争”和“古今之争”。而直到今天,我们遇到重大理论问题的时候,依然会有古今的问题和中西的问题。对此,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晓明的看法是,这意味着我们在经历一个漫长的文化结合的锻炼。这种文化结合的锻炼,使得学习的任务非常重,而且哲学研究的任务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面对“求道:在古今中西之间”这个主题,如何解题?道可道,非常道。李君如指出,求“道”之道是最不容易把握的。在中国话语里有三个词是英语无法准确翻译的:一个是道路、一个是道理、一个是道德。比如道路,有人翻成road,只是路而已。他主张应该“明道”以振兴中华,学贯古今、融通中西,科学为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道”的选择与开启——从这个意义上看,哲学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机和发展任务。吴晓明认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面临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意味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将摆脱长期以来的 “学徒状态”,而开始获得“自我主张”,不仅仅是要有一些中国特点、中国元素。新时代,面对这样一种任务,上海社科院哲学所所长方松华特意提到了“横渠四句”,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强调,当代学者应该有这样的天下意识和家国情怀,将中国哲学融入世界的范畴中。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教授孙向晨也指出中国哲学要增强与世界对话的能力。就未来的发展而言,他认为,哲学有很多学派,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在学术研究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未来可以进一步走交叉学科的研究道路,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
本次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杨逸淇 记者 刘力源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