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街头的招牌,单独一个并不好看,但放在一起却别有风味,人们口中浓浓的“港味”,也几乎成了“狮子山下”城市文化的标签。
日本的店招店牌,在整体设计、颜色字体、招牌材质上都十分用心考究,保留很多传统元素,既营造出年代感,更与店家风格融为一体,“见牌如见人”。
一块小小店招,如何折射商家风格、城市性格、人文风貌?
环顾身边,不少店招总以“众口难调”的尴尬形式存在,大马路、小弄堂,但凡涉及店招的动作,也常引发热议。
何因?
心理学家这样剖析:城市店招,有其自身的历史沿革,占据了城市空间,见证了时事变迁,它们早已不单单是一道视觉文化或文字风景,基于招牌的城市记忆会在人们脑海中不断累积,成为人们内心潜藏的情感载体。
正是这样的情感载体,应合了人们内心对于“丰富”“美好”自然而然的向往和追求。因此,暂且不论需不需要整齐划一,但至少要达到一种看似不经意,却又有“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生活诗意。
而这,恰恰需要一种高阶审美。
回望历史,不论哪个年代,招牌都很好地对生活进行了注解。
在中国古代,招牌就是酒家门口迎风飘扬的招幌,随着商业体系日益丰富成熟,各行业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视觉元素,从文字、图形到灯具等的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强调光电、色彩的霓虹灯注解了“电器时代”而迅速扩散至世界各地,成为彼时工商业迅猛发展中资本和权力的符号指代。茅盾在《子夜》开篇,就曾对于上世纪30年代上海街头霓虹灯管广告有如此描述:Light,Heat,Power!
当下,当商业及现代文明进入更丰富多元时代,过于强调视觉冲击的霓虹灯逐步被淘汰,店招需要更多形式、更具内涵的丰富表达和情感传递。
与之无法完全同步的尴尬现状是:涉及大众的美育教育尚未完全普及,公众美学素养亟待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城市管理者、规划设计者对于“店招如何带来美的享受,如何丰富表达,如何注解生活诗意”还未想得通透。
在城市管理的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具体评判体系,“美的享受”“生活诗意”便成了最难的一道考题。在各种“模糊加码”的要求和考核下,为了确保“不出错”,“整齐划一”就变成了最简单实用的捷径。
当然,整齐划一并非一定等同于难看,但至少不足以表达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应有的人文和诗意。
有人说,城市中的各方都要对公共景观负责,如果缺乏这种能力,最好有人帮忙规划一下。更有专家走遍世界各地,借鉴他山之石,从店招的美观性、安全性、特色性和规范性等维度为上海的“店招表达”出谋划策。甚至,一些风貌区的小马路已通过自治委员会请来业内大咖探索守护一条马路最具烟火味的店招景致……
前路漫漫,需要每一方都能迈出正确的一步。
作者:顾一琼
编辑:王秋童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