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经济形势
嘉 宾:石磊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釆访者:本报记者 杨逸淇
文汇报:刚刚公布的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规模和速度,引起各界高度关注。您怎么看?
石磊:我认为,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三方面:稳中求进的增长态势是否仍在延续;地区间增长速率显著不平衡的格局有无实质性改进;维系增长的因素有无实质性变化。
文汇报: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7%。这个数字的“含金量”如何?
石磊:每年世界银行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年度预测数据总是引起国内各界关注,并一定程度地以此预测为参数形成投资预期。去年底世界银行预测我国今年全年经济增长率为6.4%,此预期已经考虑到全球贸易关系大幅调整及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从今年前三季度的实际增长水平和维系增长的主要因素来看,世行的预期是比较积极的,但实际增长已经超出其积极的预期;按每年增长速率的季度分布,第四季度增长因素一般比较集中,即使充分估计国际资本流动和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等外部冲击对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超出世行预期维持前三季度的6.7%左右的增长率,没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维持这个增长水平对稳定就业很重要。按我国目前经济增长与就业规模之间的相对稳定的配比关系,经济增长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将影响150万—170万个就业岗位,同比6.7%左右的增长率将带来1100多万的新增就业岗位,基本满足830万左右高校毕业生和由于去低端产能、结构升级、产业重组造成的摩擦性失业工人再就业之需。维持这个增长水平对提升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能,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多年来的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关联特性表明:稳定的经济增长——稳定的增量投资——稳定的技术改造,这三个变量所形成的“稳定机制”是实现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基础,后者不可能在持续大幅度衰退中实现。道理很简单,没有适度较快的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适度较快的资本形成和技术进步所必要的投资支出,而这恰恰是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基础。
文汇报:从已披露的大部分省市区的数据看,经济增长有何新的特点?
石磊:首先,基数大、引领支撑作用突出的省市,如广东、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四川、河南、福建、湖北、湖南、安徽,其规模和速度继续保持领先增长的态势,使全国整体增长速率不至于被少数低增长小基数省区太多地拖累。这些地区多年来一直是保障经济总量稳定、速度稳定的基石。其次,中西部部分基数小的省区,在去年增速较快的基础上,目前继续保持显著较快的增速,如云南、贵州、陕西、宁夏。增速不能充分显示基本面,但在工业化中期没有适度较快的增速,各方面矛盾都会激化。我国各地区经济结构和工业化程度差异较大,但总体上都正处于从工业化中期走向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在2035年国家基本现代化预期目标实现之前,都将处于这一阶段。这是国家要求保持适度较快可持续增长的基本参照系。第三,伴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国际比较优势条件的变化,各省市区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都有明显提升,这也符合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基本趋势。三个重要特点显示了地区间经济联动的性质日益明显,经济增长的地理空间在扩大,这也是经济可持续增长、韧性强的一个重要的空间条件。
文汇报:哪些因素促成了经济增长?
石磊:从各地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和智能化制造方案、乡村振兴计划、扩大对外开放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来看,实现上述超预期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科技进步的政策性投资支持、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普遍增大、改善贸易结构拓展新贸易空间、放松行政管制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加大公共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自主创新自我发展的力度、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和社保负担、以特色小镇建设和以三权分置为基础的乡村实体经济增长、部分贫困县陆续进入脱贫窗口期,等等。多重因素多管齐下,部分抵消了外部冲击和国内传统产业、传统业态迅速衰退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并改善了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后者尤其值得看好。
作者:杨逸淇
编辑:邵大卫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