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兴起,给了一些美食从众多食材中脱颖而出、一夜成名的机会。
无论是梦花街馄饨、阿大葱油饼这类“有故事”的上海味道,还是曾在市中心商圈创下现象级排队的“喜茶”“鲍师傅”等网红店……眼下,不少年轻人的味觉收藏夹,已经塞满了形形色色的网红食品。难得的“十一”长假,约亲朋好友外出放飞心情,又怎能少得了各路网红美食粉墨登场?
在某人气餐厅,笔者目睹了这样一幕:服务生端上店里的网红八宝鸭,开口就询问客人:“大家需要先拍照吗?”而再观察时下一些动辄排起长龙的奶茶店、咖啡店,不少年轻人一边还在排队,一边已经举着手机四处拍图发朋友圈了……
正在崛起的网红食品就像一种文化病毒,大肆入侵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日常餐饮。
对今天的“潮人”来说,吃什么、买什么往往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是被他人“安利”的结果。在很多人的朋友圈里,一张张带着滤镜拍摄的网红美食图片扑面而来,按图索骥,朋友也可依此分为两类:一类人忙着给别人“种草”,分享各种新近的网红;另一类则忙着给自己“打卡”,网红在哪里,就去哪里“拔草”。总之,这些人的手指头比舌头忙,分享、晒图比美食本身的滋味更重要。
这一切,已经见怪不怪了?先别回答得太早。扪心自问,有多少排队动辄几小时才得以品尝的网红食品,无论是一杯水果茶、一个月饼,还是一场牛蛙宴,只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食品,有的甚至还充斥着一股子怪异的味道,根本谈不上美味。
记得前一阵子中秋节,微商纷纷开打“月饼大战”。酸菜牛蛙月饼、泡椒牛肉月饼、小龙虾月饼……这些在抖音上最红的月饼,除了吸引眼球、赚一把快钱外,很难用“好吃”来界定,更不要说对传承中华传统美食有什么贡献。
说得直白一点,很多网红食品只是扛着“红”的虚名,名不副实。而现在要深究的倒是那些追风的年轻人,他们对这些虚假网红食物“必吃”“必买”的缘由到底是什么?埋单的人,估计大多答不上来。因为钱花得值不值,他们不关心;排队浪费多少光阴,他们不在乎。盘桓在他们心头的是:又一样网红食品尝过了,即便不好吃,也算“拔草”了,自己的人生离“Out”(过时)又远了一步。
其实,网红食品只要食品安全过关,多吃一点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一些人尤其是正值豆蔻年华的年轻人单向度追逐网红的思维惯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网红食品对人心的绑架——拿所谓的“流行”来绑架人,拿“人气”作诱饵来垂钓一些人的虚荣快感。
什么好吃晒什么,哪里热门就去哪里“打卡”,很多人看似繁荣的朋友圈背后,透视出的恰恰是精神世界的荒芜和苍白。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虚假网红食品并没有出生后立马“夭折”,而是残喘了一段时间。因为它们也有一些“存在的价值”:安抚了一些人的虚荣心,填塞了一些人本来虚无空洞的朋友圈。
尤其对年轻人来说,不加辨别地向所谓的网红食品投诚,耗费的不仅是自己的时间和金钱,也消磨掉了面对诱惑的判断力、自控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网红食品面前,我们都在接受一次检验:面对“皇帝的新装”,你愿不愿意当那个忠于真相、说出真相的小孩。
须知,随大流、从众的人,往往不容易心累,不容易被孤立;在很多情况下,说出真相的小孩是需要承担压力的——这也是“流行”之所以有如此强大感召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是稚子不混迹成人的世界、方可童言无忌,而今天的很多年轻人急于通过社交媒体的点赞,收获社会的认可,又有多少人愿意坚持自己的内心判断,不盲目随大流?!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红食品的获胜,本质上是在和人心的博弈中的获胜。
在网红食品已成泛滥之势的当下,不仅是食物,我们的吃穿住用行,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到网上搜索,各行各业各门类都有“网红”指路。而我们需要不断自省的是,越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时,就越需要判断、洞察、自控。人的一生本就由很多选择组成,而每一次选择都应该是自主的,对自己负责,这也是每个人“存在感”的真正体现。既然信息技术已经把人类带入高度复杂的互联网时代,那我们就不能任由自己的观念和决策水平还停留在盲目从众的原始社会。(作者为文汇报首席记者)
作者:樊丽萍
编辑:叶松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