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既要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也要反映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从而让人民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体会到人间真情和真谛,感受到世间大爱和大道。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
就作家而言,通过笔端实现“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反映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的要求,选择报告文学这一文体形式是颇为有效而恰切的途径。
徐迟(右)和陈景润合影。徐迟根据陈景润先进事迹撰写的报告文学作品《哥德巴赫猜想》成为报告文学创作的一座高峰。 资料照片
新世纪以来,随着文体意识的自觉和现代传媒手段的介入,传统的报告文学定义受到全新的挑战。特别是近年来,报告文学文体不断受到非虚构写作的冲击。非虚构概念的兴起在中国既有创意性,又有一定的悖论性。当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潮流时,就必须厘定各种纪实性文体的写作尺度与叙事边界问题,就必须区分报告文学与非虚构写作的新闻价值、美学价值问题,就必须厘清真实性的尺度与文学描写的尺度问题。是以真实性感人,还是以文学描写感人?是以新闻的力量介入生活,还是以文学性的深邃来观照生活?这些都需要认真而科学地对待。
可以说,非虚构是一种创作态度与创作方法,它不是一种文体概念,而报告文学是一种纯文体概念。报告文学是一种有担当的文体,它必须倾注忧患意识与使命感,及时、准确、生动地报告真实的现实生活。它是具有新闻性、正义性、审美性的独立文体,凭借各种传媒手段,发出时代的先声,引领读者在社会中前行。
在这一定义中,强调新闻性而不再提及真实性,绝不是意味着要放弃真实性,而是因为新闻性本身就包含了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性的要义之一。新闻报道的新闻性专指材料真实与即时性,而报告文学的新闻性则包括了真实性、时代性、即时性、新奇性与新鲜性。应该指出的是,报告文学所需要的是真实的材料、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真实是生命,追求真实的目的在于走向真理,并非泛泛的实话实说。有人主张报告文学必须绝对真实。而“绝对真实”是一个极限,只能无限趋近,但未必能抵达,因为耳闻目睹的东西也未必真实。报告文学所能达到的也只能是相对真实,而它绝对摒弃和反对虚假与编造。
用正义性取代战斗性,是因为如今对那种“急就章”的需求已经减弱了。作家可以从容地走出去,进行田野调查,坐下来认真思考、精心创作,向更深处挖掘,向文化底蕴中探求。正义性意味着报告文学创作要有一种正向的能量,要给社会输送精神的阳光,让读者感受到充沛的力量。
审美性重在强调一切文学艺术作品的本质是追求真善美,而不是某些人所说的“文学的本质是虚构”。用审美性取代文学性,似乎可以摆脱长期以来因“文学性”带来的是否允许虚构的伪问题。“文以载道,有道才有骨;寓教于乐,无乐不成艺。”报告文学的审美性不同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文学性。具体讲来,报告文学的审美性包括选题、结构、语言、细节、画面、场景等多个层面。
先说选题。小说的选题是作家寻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点”,然后围绕这个“点”去构思和想象,以完成自己的创作。戏剧的选题是寻找戏剧冲突。而报告文学的选题借用鲁迅的话说是“执着现在,执着地上”,是在现实世界中寻找令人愕然或肃然的事件和人物。它要写出事件的全过程和人物的命运,借以完成社会批判和时代风尚的张扬。其他文学作品的选题更多的是寻找触动作者创作灵感的东西,不一定“主题先行”,而报告文学的选题往往要求主题先行。作者要有鲜明的问题意识,要有明确的自主性与主体性,要有真正的学识、史识、胆识与见识。
和其他文艺形式一样,报告文学也要追求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而报告文学作家手中所能使用的“武器”并不多,他们更多地要在结构上下功夫。精心结构是报告文学审美的要义之一。通过顺叙、倒叙、插叙、闪回、蒙太奇、链接、对比、渲染等艺术手段,把材料巧妙地组合起来,是报告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方法。杜甫从山顶放眼是“一览众山小”,苏轼边走边看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视角一变,结构异也,效果妙也。
好的报告文学大多基于三个方面的优长。一是人物与事件确实具有震撼力,作者只要准确描述,便可获得轰动效应。二是以议论取胜,作者确实有独到的见解,能发别人之未能发、别人之未敢发的精辟议论,起到振聋发聩的效果。三是以艺术描写取胜,也就是富有审美品位。当然,还有以知识取胜、以抒情取胜、以历史文化取胜,甚至以问题的归纳集合取胜等等。不管哪种取胜的方式,有一个前提应该是恒定的,那就是语言富有特色和韵味。小说、散文的语言在于写好“闲话”,报告文学的语言在于写好“实话”。以议论取胜的报告文学,可用长句,呈现出雄辩的逻辑、磅礴的气势,其他诸种应该以白描、克制、有味道为主,语言犀利、简约、节奏感强,有韵味,有魅力,富有生活化、口语化,让人爱读、耐读。一篇报告文学能不能成为经典,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语言是个关键。
说到报告文学的描写,看似与小说区别不大,但仔细品味,还是不一样的。小说描写不太需要与现实生活准确对接,而报告文学的描写必须与现实一一对应。小说可以天马行空,追求生动形象,而报告文学的描写是“戴着镣铐跳舞”,严防过犹不及。小说的情节可谓是无限的,作者可以在既定的逻辑框架下任意构思,“描写不够情节来补”,最担心的就是情节设计、构思得不够精彩和到位,或者描写、情节一起上,丰富而饱满。报告文学的情节是有限的,尽管报告文学是用脚走出来的,但挖掘再深也是有限的,它只能“情节不够描写补”。其他文学作品的细节描写可以进行“二度创作”,融入作家强烈的感受与思考,而报告文学的细节描写不存在“二度创作”,只是“一度创作”,有一说一,实实在在,不可添加过多的个人情绪,回旋空间比较小,只能尽量在细致、生动、感人上下功夫。
报告文学要求有画面感。强烈的画面感能让读者身临其境,画面感强才能让读者更好地追寻事实、受到启迪。小说要求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即便是“一地鸡毛”,场景也是作家有意而为的特定的典型环境。而报告文学是在场主义写作,历史的演化、环境的转移,都要求场景的准确。只有准确、生动的场景描写,才能充分展现人物与事件的真实面目,稍有差池,便会让读者产生怀疑,真实性便打了折扣。小说也需要以生活真实为基础,但可以虚化处理,一个“多年前”就解决了很多问题。而报告文学却无法虚化处理,必须还原历史,必须进行在场主义写作,必须有真实的场景描写。这又是报告文学的独特之处。但要注意,场景可丰富,却不能一味扩大,过多的背景材料反而会冲淡报告文学的功能和特点。
文学创作不是简单的生产制造,因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是需要一定高度和力度的。具有一定写作水准的报告文学作家,肯下真功夫、苦功夫、硬功夫,做到“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应该问题不大,但“思想精深”就不那么容易了。如果作家对时代缺少全面认知,对现实缺少充分了解,对理论缺少深刻把握,是很难做到“思想精深”的。
可以这么说,高远立意、人文情怀、文化韵致、深度挖掘、地域特色、个性语言、生动故事、感人细节,是一篇优秀报告文学的基本特质。
作者:张宏图(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张立国(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执行副会长、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报告文学研究所所长)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