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科技的情缘,这辈子是分不开、断不了了!”刚刚当选为“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 的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有点意外,他觉得自己或许更适合当选“最爱科技”工作者——合成创造价值,每个能为人类带来福祉的分子,都充满了迷人的魅力。
永不放弃是一种美
丁奎岭与化学结缘,是从小时候广播里听到“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个让国人引以为豪的科技成果开始的。虽然那时与化学“相逢不相识”,却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小时候只知道考上大学就能吃上商品粮。高考时化学考分最高,就填报了化学系。”丁奎岭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走上了化学之路,并且全心全意地爱上了化学。
后来,丁奎岭来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在他心目中的化学殿堂一干就是二十年。这里曾经见证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辉煌历史,也曾记录在经典教科书留名的著名有机化学家黄鸣龙先生的奋斗历程。在这里,丁奎岭对化学的热爱与日俱增。
“合成创造价值”是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新材料、新药物、新能源……都是化学家改变世界的生动体现。简单、绿色、有效,是丁奎岭眼中“最美分子”的三大衡量标准。“亲手创造的、能影响改变世界的分子,一定是美的。”他提到,日本化学家野依良治将令他赢得诺奖的分子结构镌刻在实验大楼的玻璃幕墙上,“在他眼中,那就是最美的分子。”
丁奎岭一直说:“看自己创造的分子,总觉得是美的,这就好比情人眼里出西施。像中国结一样的SKP分子,就是我心中的最美分子。”科学的探索永无止境,丁奎岭还在不断开拓,寻找对人类有用的分子,“也许在寻找的过程中,科学家会经历无数次失败,但执着坚持、永不放弃的过程也是一种美”。
抓住最好科研时机
最近,丁奎岭的科研项目在山东顺利完成了中试。这是一个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的项目。“如果能够实施建成,这将是世界上第一个从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到DMF的工业化生产过程。”原先生产万能溶剂的原料是有毒的一氧化碳,丁奎岭开创性地将炼焦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氢气作为原料,不仅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还充分利用了能源,开辟出一条全新的绿色工艺路线。
“这个项目2015年申请国内、国际专利,并在《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发表,2016年底就开始和企业洽谈,到今年已经完成中试,推进速度非常快!”丁奎岭说,这说明我国对创新的需求十分旺盛,只要有好的成果,就不愁没有用武之地,“需求就在那里,关键要能创造价值!”
丁奎岭担任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所长多年,每次与海外优秀学子交流,都会极力劝说优秀青年才俊归国开拓事业,因为国内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都很迅速,有着无限广阔的天地等待年轻人来开拓。
“如果真正想学以致用做出一番事业,就一定要回国!”这句话,丁奎岭对很多人说过,他还将继续说下去:“现在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最好的时期,现在的中国是做科学研究最好的地方,而且现在的中国更是对科技创新需求最为迫切的国家!青年科学家一定要抓住这个最好的时机!”
三尺讲台不能离开
2018年,丁奎岭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所长“转型”为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20多年前我在郑州大学当老师,现在我又回到了大学任职,三尺讲台,我从未离开过。” 即使在有机所担任所长期间,他依然在繁忙的科研和行政事务中分出时间,坚持给研究生上课。
从所长“转型”为常务副校长,丁奎岭的新任务是分管本科教育。他上任之后的“第一把火”,就是给本科课程“挤水铸金”。“对于一所顶尖大学而言,本科教育是立身之本。学生们对学校感情最深厚、记忆最深刻的阶段,通常是在本科。”他说,学校必须要考虑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教育增值,让学生实现更好的成长。
“在知识探究、能力建设方面,我们的课程体系还有不少提升的空间。”丁奎岭认为,将“水分”挤掉,铸造一批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核心“金课”,再拓展到通识教育,健全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我们的本科教学才能实现“质的飞跃”。“而且,一定要让高水平的教授去为本科生授课。进入教科书的知识,都是学科领域内最基础的知识,值得不断学习、反复咀嚼。授课这件事,不仅能带给青年学生知识的启迪,而且会让教师更清晰地知道自己未来应该创造什么样的新知识——这对于提升科研格局、拓展学术视野,太重要了!”丁奎岭说。
作者:许琦敏
编辑:沈湫莎 陈孙杰(实习生)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