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智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在如火如荼举行的2019“创业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上,“智能+”已经在参赛项目中唱起了主角。
“今天在我们这里参赛的项目中,与智能相关的接近50%。”上海智能制造科技创业中心执行主任王慧波说。作为主打智能制造的创新创业大赛分赛点负责人,他的感受可从某个侧面反映出上海人工智能创业的热度,他还打算选出“潜力股”,对接资本,促使这些智能应用尽快商品化。
一个机器人顶三个熟练工
浙江德华兔宝宝是我国最大的木门生产企业,不过为了让每一扇门平整、细腻,必须有一批打磨工人戴着口罩,在木屑飞扬的车间里干活。随着人们对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愿意做这份工作的人已经很少了。
一年前,这家企业找到了上海瓦鲁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希望他们为其定做一款能够打磨树皮的机器人,瓦鲁创始人胡振海发现,这是个市场空白点,以前从来没有人这样做过。
机器人打磨树皮的难点在于识别,一块树皮哪里有缺陷、哪里是正常纹路是不确定的,不同的树皮纹理差异很大,人可以一眼识别,对机器来说就很难。瓦鲁在设计机器人时就引入了深度学习技术,在不断地识别中,他们研发的机器人识别率目前已经达到95%,以后还会更“聪明”。
一个机器人每天能打磨600张树皮,效率是人的三倍。听闻有此高科技,不少木材加工企业纷纷找到瓦鲁,要求引入机器人。以此为突破口,瓦鲁找到了企业新的发展方向,他们正致力于研究贯穿于木料加工的上下游技术,用智能赋能那些传统的“汗水”行业。
可替代90%的人工巡检
保障我们每天便利生活的电力,需要经过高山、峭壁、戈壁等人迹罕至地区,以前为这些地方的电线检查是一件艰苦又危险的事情。每年国家电网公司在高压输电线路巡检上的投入高达300亿元,上海倍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压输电线路智能化巡检”技术有望解决这一难题,据公司总经理李立学博士介绍,他们的产品已经可以替代90%的人工。
据悉,这款产品的智能监测装置无需电池、免维护,可在零下40℃到70℃环境下全天候工作,还可实时在线。智能监测装置的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后台可进行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处理,然后根据多种监测数据的融合处理和图像识别,实现线路故障的事先预警。
李立学表示,公司从2015年起已在上海、江苏、山东等地进行了技术推广和样机试用,产品效果得到广泛认可。公司第1代产品已于2018年3月正式推出,今年已获得逾500万元意向订单。接下来,他们打算做几个大型示范性项目,让人们对这一产品有更直观的认识。
新岗位被创造出来
有人担心人工智能的到来会取代很多岗位,这不假,但是在上海创新创业大赛上我们也发现,已经有许多新的岗位被创造出来,上海云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当越来越多行业拥抱人工智能,就必然出现越来越多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但是许多人信息安全意识淡漠,主要表现为密码简单、随意开“白名单”等,针对这一现象,云敞网络科技选择了云维护作为企业的立身之本。它的业务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帮助客户选好云、上好运、用好云,但其中的门道却十分专业。
虽然刚成立两年,“云敞”却已是业内头号种子,在其服务名单中,不仅有澎湃新闻、梨视频、COSTA等各领域巨头,更在AWS的测评中连续获全满分、超越了2nd Watch、Accenture等美国知名IT服务公司。
云敞网络科技创始人叶俊表示,在人们使用云的过程中,其实会出现使用效率不均的现象,着就会造成浪费,通过智能调节“波峰低谷”,能够极大提高人们使用云的效率,在这次创新创业大赛上,他们带来了一款云治理平台,将为企业解决云使用中的标准化、流程化问题。
作者:沈湫莎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