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壳而出的扬子鳄
今天揭晓的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出三个科普获奖项目,上海独占两席,分别是由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牵头完成的“中国珍稀物种”系列科普片和由上海市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教授牵头完成的《图说灾难逃生自救丛书》。
虽然题材不同、载体各异,但从想法到完成,时间跨度均达十年之久。
创新之余投身科普,历来是上海科学界的传统“家风”。近年来,在国家奖的舞台上,上海科学家更是屡创佳绩。正是这批心怀大众、热心科普的科技工作者的孜孜以求,才让上海的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比翼齐飞。
十年“熬出”国产科普精品
自然题材影视作品是对公众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最为有效的手段。但在2009年前后,我国电视荧屏上播出的此类电影多数是由国外机构摄制。王小明在那时就意识到,中国的珍稀物种如果自己不拍,就没有人会拍,他决心做一个大项目,拍摄100种在进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濒危物种。
中国大鲵、扬子鳄、震旦鸦雀、岩羊、文昌鱼、川金丝猴……一个个鲜活又鲜为人知的中国珍稀物种被搬上了荧幕,它们也是此次获奖作品的主角。这项浩大的工程目前仍在继续,此前这个系列已经拍摄了14集。
2008年,刘中民带领上海第二批医疗队赴汶川抗震救灾后,萌生了撰写一套指导人们灾难逃生书籍的念头。他说,在中国,许多人对灾难的认识太匮乏了,地震后大批志愿者赤手空拳来到灾区,不但帮不上忙,自己反而成了等待救助的灾民。
以民众为导向,做一套受欢迎的科普丛书,刘中民牵头组织国内灾难救援领域的专家和具有医学背景的漫画专家,开始编写科普读物。
2013年,该套丛书问世,全书包括地震、水灾、海啸、火灾、风灾、交通事故等15本分册。
2017年,此书的姐妹版——中小学生版上线,小朋友们有了自救和逃生的参考读物。
科学性和通俗性缺一不可
虽然题材不同、领域各异,但两项获奖科普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以科学家为主导,辅以专业影视和艺术人才的创作模式。刘中民说,以科学家为主导,是为了保证作品的科学性,而让更懂市场的人来做产品,科普才能走得更远。
看过《图说灾难逃生自救丛书》的人都会觉得,这套书好似有一股魔力,让你不自觉地想要看下去。在刘中民看来,这股“魔力”正来自于全书1034幅原创、写实漫画,有时候,漫画比文字更能“直达人心”。
对于以美国探索频道为“参照系”的上海科技馆科普影视制作团队而言,追求独一无二的画面更是打造精品的本质追求。
为了《岩羊》中的一个高空俯瞰镜头,摄影师们扛着摄影器材,愣是爬上了零下20℃、海拔6000米的高山;而在拍震旦鸦雀时,他们躲在芦苇荡里一动不动,一蹲就是六小时;拍扬子鳄时,由于没有水下拍摄设备,只好用竹竿吊着防水照相机,放进水里盲拍……
▲川金丝猴
科普“附加值”不亚于科研突破
当记者问王小明为什么愿意花十年甚至更多时间来做科普,他说:“把科普做好了,其价值一点也不亚于科研突破。”
“不管是美国探索频道,还是英国BBC电视台,他们都不会告诉你‘鲵’字是由‘鱼’和‘儿’字构成,对应着它的小名‘娃娃鱼’,而扬子鳄酷似‘龙生九子’传说中的狴犴……”他说,对于大量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而言,只有中国人才能拍出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科普影片。
▲神奇的大鲵三胞胎
在不断的磨砺中,中国的科普片越来越叫座。
据统计,“中国珍稀动物”系列科普片已先后在国内外十余家公共电视频道和国内外上百家科普场馆播放,覆盖40多个国家的上亿人次观众,其中就包括美国探索频道。
▲上海“土著”震旦鸦雀
《图说灾难逃生自救丛书》也是如此。从2013年单行本完成,到2014年丛书首发,再到2016年第二次印刷,该书已在全国范围内发行一万余套、15万本。更重要的是,全国20多个省市的医务人员、专业医学救援队、社区医生、红十字救援队等一万多人,从此有了专业而可读的教材。
2017年冬,一位29岁的女白领在陆家嘴地铁站突然倒地,心跳骤停。经过培训的地铁站工作人员,现场利用除颤仪抢救并火速将她转运至医院,最终让患者康复出院;不久前,在上海浦东一次居民楼火灾中,一名阅读过此书并经过培训的退休教师,帮助家中患有帕金森症的70岁老伴成功逃生。
>>>相关链接:
近年来上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科普项目作品一览
2010年 卞毓麟 《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4年 董健 《专家解答腰椎间盘突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5年 孙颖浩 《前列腺疾病100问》(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6年 孙兴怀 《了解青光眼 战胜青光眼》(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者:沈湫莎
编辑:金婉霞 李晨琰
责任编辑:麟清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