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呀,让你帮忙煮鸡蛋,怎么煮上怀表了。”“为什么苹果会掉下来,而月亮不会掉下来。”新年第一天逛上海科技馆的人们也许会“偶遇”一场科普秀,一场科学讲解、一场展教活动,甚至还能与迎面走来的院士聊聊天。
这是上海科技馆今年推出的全新品牌项目“遇见@科学家”,每月选取一位当月出生且在科学史上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大家,用多种方式展示科学家的人格魅力、科学精神、科研成就和科学理念。
一月推出的这位科学大家,就是1月4日出生的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艾萨克·牛顿。
“快闪”表演重现科学发现过程
苹果树下,顶着一头白发的“牛顿”正在闭目养神,忽听得耳边“呼呼”作响,原来是苹果掉在了地上,牛顿捡起苹果陷入沉思,直到仆人来叫他吃饭。“为什么苹果总是垂直落向地面,而不是斜着落下或飞向天空……哦,原来是地球引力牵引着苹果。”这一刻,“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拉着仆人的手高兴地喊。
这个小学生都知道的科学传奇,被科技馆两位工作人员用“快闪”的方式演绎了出来。用“快闪”表演的好处是,只要一块很小的地方,演员们就可以开始表演。
“你觉得表演怎么样?”演出一结束,项目策划人、上海科技馆展教处副处长胡玺丹就迫不及待地向观众征集意见了。在大科学家牛顿的一生中,有数不清的科学小故事,究竟是用大家最耳熟能详的故事获得最广泛的共识,还是表现大科学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在策划时,项目组就有过争论,最终他们还是决定表演大家所熟知的故事更“好看”。
作为一档科学节目,在细节上一定要“较真”,工作人员的服装、道具十分用心,而“仆人”一职,也是还原了苹果树的故事带给大众的牛顿的好友威廉·斯蒂克利。他1752年出版了关于牛顿生活的回忆录,在这本180多页的回忆录手写本里,他提到“午餐后,天气很暖和,我们走进花园,在苹果树的阴凉下品茶聊天。当时只有牛顿和我两个人。
他告诉我,他以前也经历过这样的场景。那时候他也是坐在苹果树下,陷入了沉沉的思绪中。此前,他就对重力问题有了模糊的认识,这时候,一个苹果掉在地上,打断了他的思绪。”这是后来广为人知的牛顿被苹果砸在头上的最原始记载。
让当代科学家讲述“前辈”故事
用表演展现大家所熟知的那个牛顿,牛顿不为人知的一面则交给“达人带你逛”环节。“遇见@科学家”其实有两层含义,一是了解一批已经名垂青史的科学大家,二是让当代科学家走进公众视线。
中科院院士、科普达人褚君浩昨天早早来到科技馆,一直到下午才走。他绘声绘色地给观众讲述了牛顿与苹果树的故事,鼓励大家要勤奋学习,向往科学。
一个星期前,他就开始梳理牛顿生平,在他口中,与牛顿有关的故事不仅限于苹果树、三棱镜,还有他的思想、为人甚至他在科学史上意义。胡玺丹说,这是他们从当代青少年追星现象中获得启发,打造科学“明星”的一种方式。
“要出名,曝光率十分重要,包装、宣传也不可或缺,如果说当下科学家中的明星少了,或许是因为缺少包装和宣传,我们希望通过科技馆这一平台,把更多的科学家请进科技馆,给市民营造一个能遇见科学家的氛围。”她说。
达尔文、爱因斯坦将陆续“上线”
要说昨天最开心的,莫过于25位与牛顿同一天生日的“小牛顿”们,一位“幸运儿”家长就说:“知道与大科学家牛顿同一天生日,一定会对他的人生有所影响。”
在郭玮宏看来,“遇见@科学家”与以往的科普方式都不一样,这是一种将表演、讲座、实验等综合起来的立体化科普,人们不再碎片化吸收知识,而是参与到活动中去。如果人们参加了全天的活动,就会对牛顿有全面的认识,如果有人能从头到尾把12位科学大家的故事看完,科学素养地提升尤为可观。
“在实验方法上,牛顿上承第谷、开普勒、伽利略,在哲学思想上,牛顿又对伏尔泰、康德、爱因斯坦有深远影响。牛顿终结了中世纪没有科学的传统,他始终认为人不能凭假设去创造东西……”郭玮宏说。他更用亲身经历说明了为何这个时代“立体化”科普尤为重要,从科研角度来讲,现在许多工作都是交叉学科,而许多问题从根本上是殊途同归的。
巧的是,他开出的这串长名单,很多都将会在未来的活动中亮相。比如3月14日就是爱因斯坦的生日,而2月,则会请出生物学家达尔文。上海科技馆也表示将通过进一步开展馆校、馆企、馆研、馆区跨界合作,让立体化的科普方式走得更远。
作者:沈湫莎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