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时12分,“瓢虫系列”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二丁火箭发射入轨。
“瓢虫系列”由7颗小卫星组成。主星瓢虫一号为百公斤级卫星,余为3颗6U立方星,3颗3U立方星。
完成在轨测试后,“瓢虫系列”将在野生动物保护、野外应急救援、车辆船舶监测、物流追溯等领域,开展卫星物联网系统级验证。
▲“瓢虫系列”卫星在轨效果图
据国际权威研究咨询机构Gartner预测,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传感终端安装量将达204亿,其中60%是广域窄带低功耗(LPWAN)物联网终端。 这些终端需要靠覆盖全球、融合地网、实时共享的低轨通信卫星星座,来实现万物互联。这也是新一轮太空竞赛的重要内容。
据了解,九天微星计划于2019年底发射“一箭四星”,2022年完成72颗物联网卫星星座的部署。
▲瓢虫一号卫星总装
“瓢虫系列”的主要目标是联合行业合作伙伴,在物联网星座部署前进行技术和应用场景的系统级验证。
据介绍,该星座的物联网数据传输终端将与华米手表进行连接,通过“瓢虫系列”卫星,在沙漠和戈壁进行野外应急救援解决方案验证。
利用可穿戴设备的生命体征监测功能,加上覆盖范围广泛的卫星通讯,未来用户一旦遭遇险境或严重健康问题,可穿戴设备有望通过自动触发或主动上报的方式,将求救或健康异常信息经由通讯模块上传至卫星。当卫星接收到信息后,会迅速将信息下发云端,并通过数据转发以短信的方式,将求救者精准位置及健康状况等信息传输给紧急联系人,从而为求救者赢得更多救援时间和机会。
通过物联网终端,该星座还可用于监测胎压、路况、油耗、驾驶行为等数据,以及车轮是否被盗,通过卫星回传给管理中心。该项目已经完成实验室工作,即将在真实道路上进行验证。
此外,九天微星还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合作,开发比国外同类产品更轻便耐用的大熊猫项圈。它不仅可以采集野外大熊猫的位置信息,未来还可以采集体温、姿态、叫声等生命体征数据,通过卫星传给工作人员。类似应用场景将会拓展到东北虎,金丝猴,藏羚羊等珍稀动物保护上。
据介绍,等明年的四颗物联网卫星发射后,数据采集间隔约为4小时,可以满足部分行业客户的需求。随着物联网星座72颗星的逐步部署到位,数据的采集频率将逐步达到准实时的水准。
为了验证百公斤级卫星的平台,并吸引社会各界更多关注并参与商业航天,瓢虫一号也搭载了由中科院西光所、中科天塔联合研制的星光闪烁、太空自拍、太空VR等创新功能。
瓢虫系列的其他卫星中,有的搭载遥感相机,面向中小学校开放数据资源,用于开展航天科普教育;有的与天猫国际合作,搭载了特殊材质的天猫公仔,以及部分天猫用户的告白语音文件。
其中,瓢虫七号是与鹿晗工作室合作的一颗公益卫星。
作者:首席记者 许琦敏
图片:九天微星 提供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