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玲在图书馆。(华东理工大学供图)
本报见习记者 李晨琰
在华东理工大学,有这样一位老师:她的理论力学课场场爆满,每年都有不少学生整学期地旁听,从教以来学生测评平均分高达96.5分;在教务处评选模范班导师标兵的答辩现场,甚至有一群学生粉丝专门跑来为她加油;她连续指导的六届、七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都取得了佳绩。
她,就是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马新玲。她说:“教师这一职业,投入心血没人知道,不投入心血同样没人知道,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是,投入和不投入,是否用心对待学生,差别很大,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我喜欢年轻人,一上讲台就兴奋,一跟学生讲话就想掏心窝。站上讲台就没想过要下来,可能我天生就适合做老师。”
小比赛玩转大课堂
一提到力学课程,大部分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皱眉摇头,抱怨无趣。然而在华东理工大学机动学院就有一门力学专业选修课,最初的选修人数上限是30人,却不断有学生要求来上课,人数最多时达到七八十人,最终在任课老师的婉言谢绝下,选课名单确定为55人。
“老师,今天我们玩什么?”正是这个问题吸引着众多学生来上马新玲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力学设计与操作”。与一般枯燥的理论课程不同,马新玲让全班55名学生以三到四人为一组自由组队。每次上课,马新玲都会根据大家已经掌握的力学知识来设计一个团队合作的比赛项目。
譬如,如何利用砝码、细线、木板,让小车在地上跑得更远;如何用一张A4纸承载更多数量的砝码;如何用GT板制作一个装置,将橡皮泥发射到最远……“我想让他们像参加现场比赛一样,不能事先准备。这样更有趣味,更刺激,也更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锻炼他们的创新、动手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马新玲说。
这些小比赛,虽然涉及的材料简单,但每次上课都像一场脑力大比拼,让每个学生使出浑身解数。以“A4纸承载砝码”为例,刚开始发材料的时候,同学们傻了眼:一张再普通不过的A4纸,如何能承载“巨大”的砝码? 但凭着所学知识,大家将A4纸裁开,或卷成柱状,或折成瓦形。最终,夺冠小组居然让一张A4纸承载了15公斤重的砝码!
让学生明白“知识是有用的”
通过有趣的课程与小小的实验,马新玲发现了一些独具才干的学生。有的学生专业基础扎实,有的学生富有创意,有的学生虽然动手能力不强,但团队意识和协调能力特别突出……通过这样的课程,让这些颇有潜力的学生走到一起,走向了更大的舞台。
今年,在华东理工大学承办的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卓然杯”第八届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中,由马新玲指导的参赛队所设计的全自动创意苹果削皮去核机斩获特等奖。
这是一款可完成输送、摆正、插果、削皮、去核整个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装置。看似简单,但它的每个技术环节都用到了工学原理。比如,让苹果自己变成头朝上的姿势,利用的是苹果自重与水的浮力之二力平衡。马新玲说,创新比赛能在工程实际问题和必修课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将理论用于实际,不仅能变换角度验证理论,还能让学生们明白“知识是有用的”。
放下架子,走到学生的心里去
马新玲每学年为本科生上课达到192学时、11.5学分,所教课程在教务处学生匿名评教网站上平均分高达96.5分,甚至还出现过99.06的高分。
为了不让学生临毕业时才幡然醒悟,马新玲主动要求担任大一新生的导师。“我看过太多学生大四时那种痛心疾首的样子。如果在大一时便有人陪伴、引导他们,孩子们就不会浪费四年光阴,不会浑浑噩噩。大学本科可以说是人生最重要的‘黄金四年’。”
今年马新玲同时担任五个班的班导,其中两个普通班、三个卓越班。“当班导,最重要的是放下架子,走到学生的心里去。”为此,家在松江区的她,成了奉贤校区的“常住人口”,往往每月有25天住在教师公寓。而只要她在奉贤校区,就经常有一拨拨学生到教师公寓和实验室找她讨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