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各大高校陆续迎来入校高峰,大批“00后”大一新生进入各大校园。每到高校开学季,大学新生的行囊总要成为话题。
近两年开学季,很多新生都会选择把快递发往学校。往年从家里邮寄到学校以衣服、被子为主,今年各种生活物资都提前快递过来了,包括网购的一些食品。而如今用编织袋包装的大件包裹特别多,有的学生将秋冬衣物和在老家睡习惯了的被子、枕头都快递到学校。
高考40年来大学新生行囊的变化:较之40年前恢复高考后第一批新生入学时,大家背着水壶、脸盆、被褥,带着咸菜、干粮到学校报到,如今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三件套”等电子产品成为大学新生的“标配”。
那些年,新生入学,行李必备物件!
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入学时,学生们背着水壶、脸盆、被褥,带着咸菜、干粮去学校报到。
如今,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三件套”等电子产品才是大学新生的“标配”。
网友们总结的开学“三大件”变迁史:
70年代:脸盆、水瓶、被褥,在当时要花费大约几十元;80年代:收音机、手表、钢笔,花费大约100元;
90年代:随身听、传呼机、胶卷相机,花费大约数百元;
2003年:手机、台式电脑、MP3,花费约5000元左右;
2005年:笔记本电脑、彩屏手机、PSP等,这些共7000多元左右;
2011年:智能手机、超薄笔记本电脑、单反相机,花费在万元以上;
2013年至今:iPhone、iPad、Mac“苹果三件套”,平均花费万元以上;
有没有勾起你的回忆呢?那就接着往下看!
60年代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全国人民都在追求温饱。那时候,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考上大学是天大的喜事。
当时的大学生算是凤毛麟角,国家包办了很多装备,入学时,学生们基本上都是轻装上阵,学习需要的一支钢笔,生活需要的换洗衣物几乎就是全部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