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模式:从校园到社会
《钱学森》堪称申城大学大师剧的先发作品之一,并率先从校园走向社会。迄今,《钱学森》已经巡演10轮31场次,多次到社会各单位和社区演出,包括赴国家大剧院。据悉,今年7月下旬,《钱学森》剧组将赴文昌卫星发射基地,向钱老等开创的空天事业当代同行献上慰问演出。
上音创排的民族歌剧《贺绿汀》现已基本完成剧本、唱段。作曲由著名作曲家、上音校友张千一担纲。排练则在8、9月份进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将担任主角,领衔上音声乐歌剧系的师生演出团队,并分成若干不同的师生演出梯队。预计首演在今年11月27日上音90岁生日之际,该剧还初步获得明年赴匈牙利李斯特国际歌剧节汇演的演出邀请。
市教委透露,今年还计划在已排演完成的剧目中优选4部大师剧录制成《大师》电视系列剧,向社会公映。
创作模式:“1+N”出精品
为出原创精品,根据上海高校大师系列校园剧扶持计划,大师剧有着“1+N”的合作模式,“1”是上海戏剧学院,“N”则是参与创作的各个高校。据介绍,在剧目创编力量上,上戏派出专业师资前往相关高校,或指导或参与创写剧本、编排话剧、担任编剧和导演,对于个别表演力量薄弱的高校,甚至提供专业演员担任剧目主演。最终则达到剧目“本校化”,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展演、甚至演职人员的自我更新换代。
以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振义院士为原型的《清贫的牡丹》就是首部采用“1+N”模式孵化成功的大师剧。上戏教授、剧作家姚扣根担任编剧。上戏还聘请了著名话剧导演雷国华担任导演,上海话剧中心著名演员张震、余亚等出演角色。在此过程中,交大医学院则培训打造其学生话剧社兰陵剧社,编排学生版的《清贫的牡丹》。如今,学生版《清贫的牡丹》已成为交大医学院新生入学的第一课。
看完《清贫的牡丹》后,2013级临床医学五年制英文班谭天华说:“自己曾怀疑究竟该不该学医,当看到有那么多坦坦荡荡、清清白白的前辈,我唯愿此生以此身,致此至圣之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