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天,网上那场“约架”风波平息了。
随着众多业内人士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纷纷发布声明,越来越多网友看穿了其名为“打假”实为炒作的本质,舆论也越发理性。
记者日前采访了部分太极拳练习者及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得知风波过后,沪上太极拳培训行业整体保持平静,不过行业内部正在针对一些不良风气悄然进行着“自净”。
教练发帖重养生不再重“秘技”
已在沪上某太极拳馆学了两年拳的市民汪先生说,他注意到,最近几天,自己的教练删去了微信朋友圈里一些言辞或画面比较夸张的帖子,每天给他推送的内容似乎也中正平和了一些。
去年刚开始起步的市民吴小姐也表示,她所在武馆的学员微信群里,以前群主喜欢发关于太极“秘技”的内容,类似隔山打牛、隔空打人等,最近开始强调太极养生的功效了。
正在寻觅心仪武馆的市民徐女士则告诉记者,她此前问过几家武馆,宣传资料上写着“所有教练均来自河南陈家沟(太极拳发源地)”,但在实际咨询中,武馆工作人员的回答却很谨慎,说这里的“来自陈家沟”,并非指所有教练都是土生土长的陈家沟人,还包括了祖籍陈家沟和曾在陈家沟学艺的。
不过,这样的回答没有让徐女士失望。“陈家沟能有多少人?也不可能都跑出来当教练。实话实说反而让人觉得踏实。”
“自净”对太极拳发展是好事
上海申健太极拳馆馆长申小建证实了这股“自净”趋势。
“新媒体的力量太大,少数爱吹牛的‘假大师’,现在可能有点‘害怕’。”
(申小建)
申小建说,眼下业内人士也在反思,为何网上一度对太极拳出现了比较多不信任的声音。
他坦承,太极拳培训行业的确存在一些“泡沫”。比如有的武馆招教练,只要姓陈,不管是哪里人,都号称来自陈家沟,甚至冒充陈家沟太极拳大师的子女亲戚。“问题是,这些东西外行看不出,圈内人看出了一般也不愿去拆穿,不好意思砸别人饭碗,也怕被人说管‘闲事’是为了抢生意。”
此外,随着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其实很多太极拳动作可以用“杠杆”、“离心力”等科普词汇进行解释。但在少数武馆,可能是受迷信思想的影响或者故意营造神秘色彩,拳师张口闭口都是“易”和“气”,甚至搞起了玄学。
“我个人判断,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良风气很难彻底消失,但会有所收敛,这对太极拳发展是好事。”
三条标准,帮助找到不吹牛的武馆
对喜欢太极拳的普通人来说,怎样才能找到靠谱的教练或机构?
有三条标准可供参考:首先,可以试学一段时间,坚持中低强度练习,通常三个月左右可以感受到体质改善;其次,对不说大白话,满口“专业术语”甚至“神秘术语”的教练多个心眼;第三,对广告铺天盖地而且用词夸张的机构提高警惕。
至于练太极能否参加格斗比赛,申小建这样说:
“太极能格斗。但想达到职业比赛水准,除了套路,还要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系统训练,包括体能、击打抗击打能力,以及腿法、摔法、肩靠胯靠等实战技法。而且,练习用于格斗的太极容易受伤,不小心就会伤筋动骨。对于时间精力有限的普通人来说,遵循科学规律练太极,更适合以健身养生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