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文物学会纺织文物专业委员会主办、成都博物院承办的“中国文物学会纺织文物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40余家文博、考古、教学机构的近百位纺织研究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此次会议最大的亮点在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亚蓉对江西靖安东周墓出土的经织锦和陕西扶风唐代法门寺地宫出土的5件蹙金绣衣物进行的实验考古研究成果复织结项工作,并现场展示了复织成果。与会评审专家组一致通过对该项目的评审,并期望能进一步完善纺织考古的实验体系,丰富纺织考古的实验成果,逐步形成中国纺织文物的“实证”链条。
复原古代工艺技术织造的“准文物”
2007年,江西靖安东周大墓出土了重要纺织品文物,是当年的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创新课题针对东周墓新发现的纺织文物新品种进行研究、分析,并以该墓葬出土的3种珍贵高密度经织锦文物为标本,开展纺织文物的实验学考古研究。研究成果有两种形式:一是文字的实验研究报告;二是在研究的基础上织造的完全与文物工艺技术和艺术相符的“准文物”。王亚蓉向记者解释道:“此类‘准文物’具有与文物相同的数据与观摩的价值,是文物本身的替代品。”
专家组认为,“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出土纺织品文物实验考古学研究”项目,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纺织考古科学体系创新研究的子项目之一,其研究与复织对象极具代表性。作为出土年代最早的中国织锦文物实证,项目组对其工艺的复织实验,将有助于我国纺织技术沿革的梳理与定性。
记者了解到,本次创新研究项目选择江西靖安东周墓中出土的朱染几何纹锦、狩猎纹锦为复织对象,其中朱染织锦每厘米经线高达240根,改写了中国纺织史中经密的纪录,而狩猎纹锦作为较为复杂的提花织锦应为目前最早的狩猎纹织锦实证。
“实证”有助于获取古代纺织技术信息
陕西扶风唐代法门寺地宫出土的5件为捧真身菩萨供奉的蹙金绣文物系按比例缩小的替代品冥衣,包括紫红罗地蹙金绣案裙等,对其的复制实验,将有助于对唐代刺绣技术的传承与认定。
复织成果展中的紫红罗地蹙金绣系列文物,绣地均为“四经绞小花罗”工艺,此类织造技艺(含织机)现已失传,仅杭州有零星、简单的二经绞横罗织物尚在生产,但三经、四经绞花罗工艺均无完整织造传承。而王亚蓉带领团队在复织成功四经绞菱纹小花罗面料上成功绣制完成了5件蹙金绣复织品,达到与文物相符的高密度四经绞小花罗工艺的标准,装饰效果也达到了原文物的外观要求。
王亚蓉从事考古纺织的发掘、保护及复原研究工作已经有40多年,她认为中国出土纺织物“实证”链条的形成意义重大:“每一片纺织品的发现都代表了当时的技术和艺术,也就代表了当时中国的纺织水平。东周大墓距今2600年左右,出土了这么高水平的纺织品,这说明当时的丝绸生产技艺非常系统和高端。有些丝织物的密度甚至连我们现在的机械都做不到。所以说,‘实证’链条形成得越早,我们得到的古代纺织技术的信息就越真实,也就证明中国丝绸文化对世界的贡献越大。”
文汇报见习记者 陈佩珍 (本报成都10月31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