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董家渡将以建设金融功能为主的城市综合体为目标,强调商业、办公、居住、文化休闲功能的混合,打造七天24小时活力社区。图为效果图。
根据目前正在讨论修改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中央活动区”将成为上海未来最有代表性的区域,也是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黄浦区,作为唯一一个全部辖区都位于“中央活动区”范围内的区级行政单元,未来将以何种面貌展现风采? 昨天,黄浦区公布对接“中央活动区”的规划情况。据透露,依托方浜路的疏通,豫园老城厢将成为连接外滩及新天地的历史人文活力区;董家渡也将借由外滩南拓工程,从原有的轻纺市场实现“三级跳”,一跃而成深度融合生活的活力金融城。
方浜路疏通牵引老城厢版块更新
黄浦区老城厢地区,中心城区内整体性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处以上海传统地域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有上海700多年城市发展各阶段的物质与非物质历史遗存;它是上海开埠后华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孕育现代上海城市之母、上海传统文化的根。北宋时期,这儿出现了上海早期的居民聚落和官方机构———上海务;南宋时期形成市镇;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设置上海县,从此成为上海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清代出现的会馆公所组织,在上海经济活动中曾产生很大影响。明清时期创办的龙门、蕊珠、敬业、梅溪等四大书院,推动了上海文教事业的普及和发展。豫园、露香园、也是园、日涉园等私家园林不仅有楼台亭阁之胜,而且有山水自然之美。
据黄浦区规土局副局长周建非介绍,老城厢地区未来发展将以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和传承历史文脉为目标,探索新的发展途径,激活空间更新和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在外滩金融集聚带和新天地功能区之间创造紧密有机联系,打造“中央活动区”中地方特色最为浓郁、功能丰富多元、人文内涵深厚、活力魅力凸显、宜居宜业宜游的历史人文活力区域。
规划中首要的是方浜路-昼锦路的空间疏通。黄浦区将保留方浜路两侧风貌建筑,将车流引入昼锦路,打造区域慢行系统;在方浜路沿线,连续植入小尺度公共绿地和开放空间,穿插商业、文化等功能业态,通过人性化且步行友好的慢行系统服务游客和居民,形成界面类型多样、活动丰富有趣、兼具生态功能的公共空间廊道。
董家渡将建设立体景观跨街天桥
董家渡,曾经的轻纺布匹市场,未来这儿将实现“三级跳”,一跃而成具有生活韵味和活力的金融城。据介绍,未来董家渡金融城以建设金融功能为主的城市综合体为目标,强调商业、办公、居住、文化休闲功能的混合,打造七天24小时活力社区。规划中,这儿60%为商务办公,20%是商业,20%用于居住。
在景观上,新董家渡将拥有十字景观双轴线,东西向为500米商业绿地景观轴,含1.2万平方米中央绿地,于绿地之上可以休闲放松,感受繁华之外的静谧。南北向为400米历史文化长廊,含上海最早的巴洛克风格天主教堂,也有建于1715年的商船会馆———上海以港兴市历史的重要见证。为了更好地联通外滩黄浦江景观,董家渡金融城在黄浦江畔建有立体景观跨街天桥,成为外滩金融集聚带唯一跨市级道路的天桥。此外,区域内也将建设更多二至三层的人行通廊,便于区域内慢行直达。
滨江岸线划分五个主题区段
对于区域内滨江岸线的建设,黄浦区定位为:世界级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核心区———建设具有国际魅力的文化艺术生活水岸,城市历史与多元文化的集中展示区,滨水时尚生活的综合体验区和特色旅游休闲的活动区。
以这一理念为导向,黄浦滨江地区开发以构建通畅、丰富、宜人的公共空间为核心目标,打造更有文化韵味,更具活力氛围,更加舒适宜人,更能引领时代的标志性地区,从而打造上海滨江空间建设的新样板。据规划,黄浦滨江将打造5个主题区段,从北到南依次为:外滩(世界窗口)———经典的世界级滨江空间,主要面向外来游客观光,兼顾市民休闲;十六铺(城市远航)———水陆游憩衔接的滨江空间,兼顾外来游客与市民休闲活动;南外滩 (创意水岸)———时尚休闲生活、怀旧文化体验的滨江空间,兼顾外来游客与市民休闲活动,关注附近就业商务人群;世博园区(城市博览)———文化游览、城市节庆的滨江空间,主要面向外来游客观光,兼顾市民休闲;南园(慢生活港湾)———体现健康慢生活的滨江空间,主要面向市民休闲活动。
文汇报记者 顾一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