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勇士》剧照。
■本报记者 李婷
1935年5月,中央红军部队在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后成功渡过天险,打开了北上抗日的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篇章。这一堪称世界军事史上奇迹的长征往事将被搬上大银幕。由军旅导演宁海强执导,影视剧作家赵冬苓、赵宁宇编剧,李东学、聂远领衔主演的电影《勇士》,将于10月 14日公映。作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献礼片,该片将以战争类型片的手法展现长征勇士们面对生死关口的大智大勇,生动诠释红军的英勇善战、坚韧不拔。
还原细节:30小时急行军240里
“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今天,能将长征中关乎生死存亡的战役搬上银幕,既自豪又倍感压力。”导演宁海强如是表达他接拍电影《勇士》的心情。他说,提起长征,很多人觉得熟悉,在课本、媒体报道、文艺作品中都可以读到或看到。但当问到具体的历史细节时,多数人并不十分清楚。以飞夺泸定桥为例,以此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多聚焦于当年22位勇士如何攀着13根铁索跨越天堑。实际上,正如聂荣臻元帅所说:“这次胜利,是几个部队自觉地互相在战术上密切配合,执行统一战役计划取得的结果。”
宁海强说,在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后,他发现,飞夺泸定桥的“飞夺”,有一个重要的基础是将士们30个小时急行军240里,抢在敌人增援之前,打得敌人措手不及。那是1935年5月,红军夺取了大渡河的渡口安顺场,原计划在这里过河,但船只绝大多数被敌人毁坏,这一带水流湍急,架桥的努力也以失败告终。而此时,追兵将至,整个红军主力面临的情势万分危急。
军委迅速决定兵分两路,沿大渡河北上,相机夺取北边的泸定桥,这是渡河的唯一办法,且必须在5月 29日敌增援部队到达前夺下泸定桥。5月27日晚间,先遣部队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接到电报,此刻,他们距离泸定桥还有240里路程。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一天一夜要赶完240里路几乎是天方夜谭。何况当时的红四团刚经过战斗,全团疲惫万分,加上大雨倾盆,山道又窄又滑,这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红军最终用实际行动缔造了奇迹。据当年亲历的红军老战士回忆,全团人不顾一切地跑步前进,饿了就抓一把生米,边跑边送进嘴里,30个小时疾行,终于在29日赶到泸定桥头。
重现场景:剧组拍摄几乎全程奔跑
宁海强说,拍摄电影《勇士》的高难度之一,就是用什么方式还原历史,再现30个小时跑240里。在电影《勇士》拍摄前的考察阶段,宁海强带着主创人员两次奔赴泸定县,实地考察。沿着大渡河,从安顺场到泸定桥,来回走了6趟。为了尽量还原80多年前大渡河两岸原始的自然环境,宁海强选择了长征经过的四川蜀南竹海、海螺沟以及木格措等地进行拍摄,其中最高海拔处有近4000米,全剧组的人都承受着高原反应的痛苦。“第一个有高原反应的就是我,到了上面就呼吸困难、头疼,血压一度飙到了200多,只能靠吸氧和吃降压药来调整。”宁海强说,也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到山下不缺氧的地方拍摄?他给出的回答是:“想把故事说得令人信服,场景很重要。在山下找个林子,或者人工林子里跑一跑,就没有当年的质感了。”
拍摄的困难远不止此。宁海强透露,片中不少戏份是在原始森林里完成的,这里的蚊虫很厉害,演职人员的肚子、腿、胳膊上全是被叮咬的伤口,有的还起了水泡,大的有花生米那么大,且长时间褪不下去,最后找了当地的偏方才治好了。而为了还原当年红军急行军的状态,剧组在拍摄过程中也几乎是全程都在跑,且同一场景反复地拍、反复地跑。宁海强记得,有一次,一位群众演员穿着草鞋在丛林里奔跑,脚底板被树根刺穿,鲜血直流。而在海螺沟拍摄,一天要经历四个季节,演职人员们必须不断适应。
“当年红军在山间和绝壁上的栈道徒步奔跑,争分夺秒是什么感觉? 创作人员的亲身体验至关重要。”在宁海强看来,除了故事情节的真实,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手法还有情感。“我要做一个不拿军饷,为老百姓打仗的人。”这是电影《勇士》中的一句台词,也是取材于当年发生的真实故事。电影中,一位被红军俘虏的国民党士兵在经历了与红军战士朝夕相对、一起作战的生活后,被红军精神深深触动,于是在冲过泸定桥后发出了这样的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