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沈湫莎)历时78天,累计总航程超过1.3万海里,中国第七次北极科考队圆满完成预定科考任务后,昨天返回上海极地码头。这次科考是“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和评估”专项期间的第三个航次,也是“十三五”期间第一次在北冰洋实施的科学考察工作。
此次考察共完成了84个海洋综合站位作业,完成5套锚碇潜浮标的收放工作,完成了1个长期冰站、6个短期冰站考察,系统掌握了北冰洋海洋水文与气象、海洋化学、海洋生物与生态等要素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为北极地区环境气候等综合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第七次北极科考首席科学家助理汪卫国说,此次科考的“惊喜”之一,就是在楚科奇海陆架附近首次发现了新的沉积物类型———结核结壳,初步推测,可能与该区域存在的冷泉和烈火层有关系,这一发现,有望为我国北冰洋海洋地质研究开辟新领域。
“正常情况下,陆架区的沉积物基本上是海底上的泥和普通的矿物,没有什么价值,这次发现的海底结核结壳是黑色的,金属含量很高。”汪卫国说。下一次北极科考,将进一步勘探这一有经济价值的沉积物类型。
此次科考首次使用空气枪震源激发人工地震波进行地球物理考察。汪卫国介绍说,之前我们使用的是“电火花”激发的波进行考察,探测深度在1000米左右,使用空气枪后,观测深度能达到3000米。
北冰洋的海冰情况一直受人关注,第七次北极科考首席科学家助理雷瑞波说,今年夏天北冰洋海冰量为430万平方千米,为历史第二少,海冰最少的年份出现在2012年,只有370万平方千米。
为了监测北冰洋的海水和浮冰情况,此次北极科考启用了“迷你实验室”———5套锚碇潜浮标,这是一条挂满了科学考察仪器的锚绳,此次最深的一根锚绳放在了被誉为世界上航行最艰难海区之一的白令海,长度达3800米,刷新了中国极地考察锚碇潜标布放深度纪录,其余4套设备分布在西北、东北航道起点上。
除了锚碇潜浮标观测,此次航行还对古老的海底山脉———门捷列夫海岭进行了“初次拜访”,完成一条断面的综合考察工作。首席科学家助理刘娜说,断面观测得到的是一次性的数据,而锚碇潜浮标观测能源源不断得到数据,从而了解海水的变化情况,为我国未来在北冰洋的航道规划、大气海洋考察提供数据支持。
据悉,“雪龙”号11月2日又要起航前往南极,开启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