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文脉打造博物馆城区
博物馆城区。
这是静安文化强区建设中的闪亮字眼。
上海正面临着新一轮城市更新。静安提出了“传承和活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城市年轮和升级城市功能”的成片保护与发展理念,就是要将城市文化生态的保护与现代科技成果的运用相嫁接、促进城市“有机生长”。而构建静安博物馆群,正是要创造城市文化环境的“场所感”。
构想之一,形成多行业、多类型的博物馆群落。
静安目前有开放的、在建的、计划中的博物馆60多家,范围涉及红色主题纪念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行业博物馆、社区博物馆、学校博物馆和民间博物馆等。静安对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思路。
对于红色纪念馆,布展提升,同时,拟结合东斯文里改造,对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加以延伸,在内容上与未来的“东斯文里文化圈”形成互补。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可以运用当今博物馆高科技与传统展陈手段相结合方式,加以立档、保存和宣传、弘扬,让博物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基地。
对于静安现有的行业博物馆、民间博物馆、社区博物馆、学校博物馆也将纳入静安“大文化服务圈”。
构想二,赋予历史风貌街区现代功能,点、线、面联动,营造独具特色的主题文化场。
比如,苏州河两岸,要逐步成为以文化为引领,以四行仓库纪念馆等历史纪念地和艺术馆为节点,以苏河湾、蝴蝶湾等滨水生态景观为亮点,以静安雕塑公园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地标,打造文化体验带。
而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陕西北路,更多市民游客能走进“历史老屋”,触摸到老上海的生活细节,亲身感受文化的积淀。
对于江宁路,将打造剧院文化深度体验。江宁路坐拥美琪大戏院和艺海剧院两大文化“阵地”,有着不可忽视资源优势。美琪大戏院已经以“静安百老汇剧场”的新面目与市民见面,大量的精品剧、原创剧、实验剧将在此常驻演出。年内,在美琪大戏院旁,中国第一个浸入式剧院也将投入使用,这些都将成为都市年轻白领体验文化气息、感受文化氛围的新地标。
“万能文化空间”落子家门口
九月初,位于彭浦镇翔前小区的居民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点正式启用。
成立一个月来,这里先后举办了手工互动、阅读分享、多媒体体验等多场活动,吸引居民无数。
在推进基层文化服务点的过程中,区文化局主动联系了上海阅读派文化交流中心、自然力研究院等社会组织,邀请他们以全新的理念和思想,全程参与场地勘察、理念设计和翔前小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点的试点建设。而在居民口中,新的公共文化服务点比起以往更有趣、更丰富、也更有亲和力。
据透露,和翔前一样,静安将探索和鼓励实行社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每年至少新增10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点。
注重均衡均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是静安文化强区建设中的要义。
首先,将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不断提高人均享有区域文化资源的综合水平,全面实现“十分钟公共文化圈”,努力走在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前列。用好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马戏城等资源,切实发挥引领作用。加快建成静安区文化馆、静安区图书馆 (天目路馆)、浸入式剧场等一批标志性的区级公共文化设施。
同时,加大公共文化内容供给。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和公共文化配送机制,鼓励引导民间机构、社会组织积极有序参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多层多样的文化需求。深化文化与科普、教育、体育的联动互融,固化特色、形成品牌。深入开展流动图书、文艺巡演、市民剧场、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推动群众性文艺创作,切实发挥文艺创作的“源头性”作用。鼓励和支持各街镇结合各自实际,组织开展贴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区文化活动,形成“一街一品”特色;结合“美丽家园”、“美丽城区”建设,打造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楼组文化、街景文化。
此外,静安还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传播,用好传统媒体,用活新兴媒体,提高文化传播能力,提升文化服务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影响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项目“智文化服务平台”,实现全区文化资源统筹上线,为市民提供文化导览、场地预定、在线阅读、艺术辅导、活动预约等一站式数字文化服务。
下一步,静安将成立“文化强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把文化建设和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全区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同时,制订出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整合用好现有各类文化资金,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和社会组织参与静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形成集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