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记者祝越)为顺应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和群团改革的趋势,静安区于今天(28日)召开学校系统共青团改革推进会,这是群团改革以来全市第一次在区级层面由“团教联手”共同推进中学中职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的会议,也是闸北、静安“撤二建一”后学校系统共青团工作的一次“重装升级”。 会上发布了静安区中学中职共青团、少先队工作一系列改革措施,这是静安区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改革的一次积极探索与实践。
共青团的短板在哪里?静安区团委在社区学校进行了随机街拍访问,在学生群体的采访中,明显感受到他们对团组织“不来电”、“没感觉”,认为团组织比较“遥远”。共青团组织为什么现在在青少年群体中“不吃香”了?静安区改革的目标对准这个难题,让团组织在学生中更有存在感,让学生在团组织中更有获得感。
此次团教联手推进改革首先在工作覆盖面上有所扩展,将团队工作进一步向社区和社会延伸,让青少年们走出校门依然能得到团队组织的关怀,并能在自己熟悉的居住和活动空间内结交朋友、增长才能、健康发展。
静安区将在五年内建立100家“青年中心”,结合静安特色的“青春社区”项目将覆盖14个街镇,让更多青年走出家门开启“荧光夜跑”、“宠物party”、“亲子阅读”等活动。随着社区治理的深入,社区少工委建设也将全覆盖,让青少年在社区中绽放活力。每个社区少工委落实专职大队辅导员,开发设计适合社区开展的少先队活动课程,让青少年的假期更丰富。全区依托团教和各方资源,建立30个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在暑期来临之际,为双职工家庭解决燃眉之急,同时也为高中生提供了两百余个志愿服务锻炼岗位,高中生和小学生“大手拉小手”,在团组织的关怀下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静安团教两家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公民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携手推动“实践育人”。通过整合双方资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以公益、实践、文化为纽带,提供青少年成长发展平台。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二大会址、四行仓库等99处红色景点遍布新静安,青少年的青春足迹也将伴随“红色寻访”品牌项目穿越其中;学生们将体验龙凤旗袍的盘扣制作、雷允上中药房的“寻医问药”的职业新体验。此外,“静安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项目,打造无数静安的国学“小达人”,中学生社团节与高校、青年社会组织对接合作,构建社会实践综合平台。“静安区少年儿童梦想成长计划”,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力量为学生活动提供专业化服务。
据了解,团教两家的紧密合作是这次改革的重要体现,双方将建立常态化的团教协作机制。首批从学校系统选派进入团区委机关挂职的干部已经到位,拥有双重身份的挂职干部成为了桥梁纽带,打破原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升了团教之间的认知度和融合度。今后,静安区将挖掘综合素质好、工作实际突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团队干部,采取交流轮岗、任职挂职等方式进行锻炼,帮助他们在实践中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同时,还在区级“争红创特”、优秀团干部的评选中适当增加学校系统名额;在每年区级团干部培训班和核心班中,提高学校系统辅导员和团委书记人数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