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女子双人双桨决赛中,拥有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法学博士学位的凯瑟琳·格兰杰(右)与搭档一同为英国代表团摘得银牌。图/视觉中国
■本报记者 谢笑添
“书呆子们的复仇!”当澳大利亚游泳在里约一扫四年前伦敦的颓势,其国内媒体谈论最多的竟是本国游泳健将们对学习的热忱——陷入言论争议的新科男子400米自由泳冠军马克·霍顿正攻读经济学学士学位;专攻仰泳的米奇·拉金不止弹得一手好钢琴,还即将成为“奥运史上罕见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学士”;最令澳大利亚人得意的,当属连社交账号上都写满自己对天体物理、微积分的理解,不时为粉丝解题互动的自由泳好手卡梅隆·麦克沃伊。
在成王败寇价值观充斥网络的奥运会期间,澳媒不加掩饰的炫耀自然难免夸大其词,比如对拉金的吹捧。要知道美国代表团阵中,那个在200米仰泳决赛上演绝地反击、打破匈牙利名将卡汀卡·霍斯祖“四金梦”的玛雅·迪拉多去年就已拥有同样学位,还是从名校斯坦福大学毕业。
如果说马术出贵族、高尔夫多富翁,那么学霸们的聚集地则颇为意外地多与水有关。只不过,学术造诣最高的那批所从事的并非游泳,也并不来自澳洲或美国,而是一群来自英国的赛艇好手。
“学霸”碰巧参加了奥运会
有些人本就是“学霸”,只是碰巧参加了奥运;有些人本就属于奥运,只是比一般运动员多了一颗向往学术之心。新西兰曲棍球队门神萨莉·卢瑟福德就是前者的典型。三年前,这位“新西兰史上学历最高的奥运人”就以生理与生物工程学博士的身份从奥克兰大学毕业,她在运动员之外的身份是兼职生物教师。
在新西兰等业余运动员比例颇高的代表团,在曲棍球等相对小众的运动领域,盛产这样的“学霸”运动员。而虽然没有科学证据证明泡在水里更适合思考,但确实有更多的高学历选手来自与水有关的项目。
去年世锦赛上因“深情”凝视宁泽涛而走红中国的麦克沃伊,在澳大利亚同样极具人气,除了游泳明星的身份,更因他对物理的痴迷。带着费曼的讲义参加训练,研究水下运动的姿势,在社交网络上的麦克沃伊与象牙塔内沉迷书本的“学霸”并无不同。在澳洲名校格里菲斯大学,麦克沃伊攻读的并非普通的物理和数学专业,而是在澳大利亚等国家教育体系中特有的荣誉学士学位,该学位特供顶尖学生,含金量介于学士与硕士之间。而在西方媒体眼中,麦克沃伊最令人称道的是与其学术水平相称的涵养。本届奥运会,作为百米自由泳夺冠热门,麦克沃伊仅获第七,却在赛后第一时间游向爆冷夺冠的同胞凯尔·查莫斯并送上拥抱,成为佳话。
在美国代表团,几乎所有项目运动员皆出自全国大学体育协会(NCAA)体系,因而从不缺乏运动员学生。而23岁的迪拉多却是最货真价实的学生运动员之一。爆冷夺冠当晚,这位斯坦福大学校友再度确认了即将结束游泳生涯的消息。大学期间成绩斐然的迪拉多即将转战钟爱的另一项事业———加盟麦肯锡咨询公司,管理财务报表,审查分析报告,等待这位“学霸”的将是另一种人生。
不列颠“学霸”量多质高
迪拉多们的故事足以让人惊叹,但与英国人相比,他们在“学霸”这条路上走得还不够远。
里约奥运女子双人双桨决赛,第二位冲过终点的英国组合中包括了40岁的凯瑟琳·格兰杰博士,这也是她连续第五届奥运会收获奖牌。事实上,“博士”称谓并不足以概括格兰杰的学术生涯。上世纪90年代,在格兰杰最初投身赛艇时,她还“只”是爱丁堡大学法律系本科生。随着时间推移,与其赛艇技巧一同增长的,还有学历。从格拉斯哥大学医药法与伦理学硕士,到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法学博士(专攻谋杀案量刑方向)。
格兰杰是英媒眼中“最成功的英国奥运人”,而队友梅拉妮·威尔逊亦不遑多让。随英国队在里约摘得女子八人单桨银牌的她在诺丁汉大学获得了与麦克沃伊类似的荣誉学士学位,攻读的是生物化学与遗传学。威尔逊的学术脚步并未就此停歇,她先在伦敦大学学院攻克生物科学工程硕士学位,后又进入伦敦帝国学院继续攻读药学研究生,其间还曾赴肯尼亚与当地颇具声望的医疗研究机构,深入研究疟疾的治疗与预防。与其他“学霸”不同,威尔逊的生活似乎只能被一件事占据:她为备战奥运会休学,而在就读期间,就会暂停赛艇训练。
威尔逊们与赛艇的渊源离不开英国高等学府悠久的赛艇文化,但“学霸”们出没的也不只有水域。埃玛·普利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夺得公路自行车个人计时赛的亚军,33岁的她在里约名列第14位,其学术背景同样璀璨。普利的工程学学位出自剑桥大学中最具声望的三一学院,是牛顿、培根、维特根斯坦等传奇人物的校友———别搞错了,夺得赛艇四人单桨金牌的康斯坦丁·洛洛迪斯是牛津大学三一学院的毕业生。值得一提的是,普利在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攻读岩土工程学博士期间,担任其导师的同样是体育界赫赫有名的沙拉·斯普林曼。这位前英国铁人三项选手的身份除了现世界铁三联合会副主席外,也是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学院院长,而这或许也算得上“学霸”间的一种传承。当然,普利或许也很有希望转战铁三战场,续写运动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