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史博臻
辰山植物园遭遇蹊跷事:园丁悉心呵护的白玉兰,长势却一年不及一年。不止如此,园内的植物看上去安然无恙,树木葱茏、鲜花盛开,可园方还是洞察出了异样——部分植物总是比正常速度长得慢。园方组织专家多轮会诊,排除养护环节的“嫌疑”,最终查明真相:土壤密实不透气、排水不畅,影响植物生长。
早在2011年辰山植物园开园前,园方就曾不惜一切为先天不足的本地土“补短板”,努力打造植物的安乐窝,避免引种植物水土不服。但是,日积月累,很多功能设置都临近“保质期”。眼下,覆盖26.5万平方米的土壤改良一期工程正在辰山植物园拉开,预计年底前全部收关。
陆生花草长在淤泥里死路一条
“出淤泥而不染”,形容荷花身处恶劣条件,依然顽强而高洁;若陆生花草长在淤泥中,结果会怎样? 恐怕只有死路一条。
这样的危机一度潜伏在辰山植物园里。修复人员挖掉草坪表土,再掘地40厘米,惊讶地发现,露出来的土竟呈青灰色的淤泥状,渗出的地下水一时半会儿下不去,说明土质不透水也不透气。终日生息于此,植物不蔫才怪。联想到这几年,园内大量植物发根不好,后续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加上不少区域在雨后发生积水,他们摸清了症结———在看不见的绿化种植地下部分,对植物生长起决定性作用的种植土壤与排水系统双双亮起了红灯。
为何这些问题近几年才浮出水面?上海建工园林集团园林工程公司项目部解释,早前被移栽入园的植物正值初长时,树穴尺寸比较小,仅一米见方,树穴外则被偏碱性又很黏重的本地土包围———也就是说,树所需的营养物质大部分取自树穴。几年后,树穴中的营养成分差不多被吸光,加上树根向外延展,跑出了树穴,才露出了营养不良的苗头。
延长土壤使用寿命,补给营养
据了解,一期土壤工程总面积26.5万平方米,相当于37个标准足球场,包括南入口区、矿坑花园和岩石药用园三大核心区域,共涉及逾万株乔灌木,百余种海棠、木兰、梅花、樱花,还有不少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佩戴红色铭牌的它们个个都有故事:红豆树是“相思豆”的一种,由于材质好,可做龙泉宝剑的剑鞘剑柄;舟山新木姜子嫩叶带绒毛,阳光下金光闪闪,有“佛光树”美誉。全园80%的游客量都集聚在这一区域,修复这里的土壤,需要格外用心。
面对“跑出”树穴的植物,修复人员将种植穴扩大,直径可达4米、深1.2米,并在树穴底部铺设了排水层,树穴内外的土壤都进行了修复和更换,增加有机质、透气性和透水性,大大延长了土壤使用寿命。记者在现场看到,新改良的土呈健康褐色,富含黄沙,质地松软。
自今年3月底开工以来,项目部已完成木兰园、竹园、月季园和西侧绿环的改良修复工作,转入紧密的后期养护管理,标志着总体进程过半。
避免伤筋动骨,首选原位改良法
深潭幽碧的矿坑花园临山而建,植物在岩石壁上安家,千姿百态、争奇斗艳,还有高山飞瀑、镜湖倒映,带来奇趣无穷的观赏体验。在修复工作中,植物种类越多、地形越复杂,意味着修复难度越大:不仅要考虑深潭、坑体、地坪及山崖的不同地质构造,还得兼顾各类植物的修复标准———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幅硕大的“植物十字绣”,极费人工。
项目部负责人刘洪峰介绍,就改良修复土壤而言,不同植物有相应的配方土。竹子生活的土壤额外添加了山泥、草炭,调和成它们喜爱的弱酸性环境。乔木类和草坪地被类的土壤中,沙子和有机基质的比例不一,后者的含沙量高一些。此外,改良的深度也不尽相同,草坪地被下挖30厘米深度即可,小乔木要80厘米,大乔木必须保证1.2米深度甚至更深。
“人挪活,树挪死”。为避免植物伤筋动骨,修复人员首选原位改良法,就是原地采用旋耕机、翻抛机等机械,配合人工对原土进行就地破碎,再与改良材料充分混合,达到土壤改良目的,使得树不用挪窝,就能享受到“精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