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一的城市管理发展成为综合治理,“社区大管家”在“互联网+”时代正越来越“多才多艺”
■本报记者 唐玮婕
路面积水、噪音扰民、广告牌跌落、银行卡丢失……“社区居民遇到大小困难,事无巨细,只要拨打58391234的塘桥热线,我们都会及时处理,就像随时待命的大管家。”塘桥热线信息服务中心副主任周崇瑜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来形容中心在社区中所扮演的角色。
塘桥热线是塘桥热线信息服务中心的综合治理职能之一,后者脱胎于塘桥网格化管理平台,是一个民非组织,共有16名工作人员,承接塘桥社区的社区综合治理工作。其中,网格部作为服务中心一个下设部门,以“一线、一网、一微博、一微信、一平台”为载体,向社区居民提供涵盖吃、穿、住、行、用等方面的全天候、一站式服务。自开通以来,“大管家”共处置派单8.6万 余起,回 访 满 意 率98.7%。五年来接连获得了浦东新区先进集体、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优秀网格单位、上海市浦东分局公安派出所图像监控先进集体等荣誉。
“从网格化到‘互联网+’,方法与时俱进,但初衷只有一个,就是服务好老百姓。”周崇瑜说。
社区有事就找“大管家”
凌晨2点多,塘桥派出所的监控室里,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正在值班的陆国平接起电话,听到一则紧急求助。家住浦明路某小区的小汪,正在外出差,忽然想到家里的电热毯还开着。“我要过两天才回上海,物业和居委又都联系不上,万一发生火灾可怎么办?”陆国平急中生智,立即电台呼叫塘桥夜间巡逻社保队长,告知情况。在社保队长的指挥下,巡逻的社保队员随即来到小汪居住的小区,与小区值班保安说明原由后,一同上楼将小汪家的总电源切断。20多分钟后,小汪接到陆国平回电,告之问题已经解决,让她放心。
这只是塘桥热线在2015年接到的2312个求助来电之一。塘桥地处陆家嘴金融城南端,辖区面积3.86平方公里。虽然面积不大,但是辖区内有仁济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两个地铁站等,人流量很大,新旧小区混杂,对公共服务提出高要求。
2012年,塘桥街道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市场资源为背景,成立塘桥热线信息服务中心民间非营利组织。为了实现单一的城市网格化管理向社会综合化管理的转变。中心成立后,依托信息化手段服务民生,积极有效重组各方资源,探索出一条以热线电话、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处置平台四位一体为主导的“塘桥社区大管家”模式。
中心向社区居民提供全天候、全覆盖、零距离的一站式温馨服务,服务内容涵盖一个人所涉及的吃、穿、住、行、用等民生需求。居民只需拨打58391234、或上网写信、或@塘桥热线微博,就可以足不出户,向政府传递民意民声、建言献策,同时又是政府收集社区民情,听取民声的支撑平台。
从“社区110”到“互联网+”
从单一的城市管理发展成为综合治理,由塘桥热线信息服务中心负责运营和维护的“社区大管家”在“互联网+”时代下正越来越“多才多艺”。
“互联网+政务、联勤、服务、参与,是社区大管家的四项特色之处。”周崇瑜说,“社区大管家”依托市民热线等多个平台,满足居民各类需求,实现了“互联网+服务”;整合社区资源,提高社区综合执法效率,实现了“互联网+联勤”;通过收集、整理、汇总等大数据分析,归纳民情档案,实现了“互联网+政务”;以社会组织和服务团队运作模式推进,打造智慧塘桥,实现了“互联网+参与”。
运用塘桥热线已形成“诉求反映———平台接收———后台处置———回复反馈”的信息化闭环流程,中心吸收不同诉求通道来源,开发新的服务项目模块化整合。活用网络利用微博、微信传播速度快及更广范的收集民情民意,成
立了塘桥热线微博、微信。定期向社会发布社区新闻、便民提示、活动预告、人文景观、政务信息、生活资讯、便民提示、招聘公告等内容。同时不定期地开展微活动、微话题等推广活动,吸引网友积极关注和参与,形成网友建言献策参社区共治的大舞台。
中心每周、月、季度都定时将社区舆情反馈至街道,形成“民情档案”,通过大数据分析,掌握社区各个片区的舆情。塘桥热线的微博、微信也相继开通,累计发布信息1万多条,粉丝总数达到8000多人,汇集展示社区政务、服务、生活各类资讯的同时,提供了政民互动的新途径。
资源整合实现社区共治
近两年,浦东新区参与社区共治自治的社会组织快速发展,触角伸向众多社区工作领域,有的社会组织以社区治理问题为导向,创新社区治理方式。塘桥热线信息服务中心正是其中的典范。一支专业、高效的团队是塘桥热线正常运行的基础。在指挥大厅内,有13人组成的信息员团队,实行四班二运转,24小时全天候运作,直接受理居民的各类投诉、咨询、建议。街面有8名监督员,根据辖区网格划分,每天巡检街面与地下空间城市管理安全问题,他们是塘桥热线“耳” “眼”功能的延伸。
中心成立民非组织以来,致力于打造塘桥热线优质品牌,与塘桥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开展深度合作,积极创建规范化的社会组织。眼下,塘桥社区的各类服务团队和社会组织也在整合,如组团式服务团队、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社区志愿者等,由“大管家”充分盘活社区内现有资源,构建社会协同、全员参与的共治格局。通过线上线下的平台整合,塘桥热线信息服务中心盘活了社区内现有资源,使居民不仅了解了“社区能为我做什么”,还引导居民参与到“我能为社区做什么”当中来,构建社会协同、全员参与的共治格局,提升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
塘桥热线和治安监控全年无休,蛛网密布的电子眼实时监控与网格派单系统相结合,所有问题来源由网格平台一口受理,统一派单,跟踪处置,并及时回访,形成闭环流转工作模式。在塘桥街道相关负责人看来,如此高效率的运行正是因为有辖区内公安、消防、城管等60家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达成的资源整合。
就在前不久,塘桥街道“‘互联网+’时代的社区大管家”项目被评选为浦东新区年度“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之一。“核心是人、重心在基层、关键靠创新”,这是浦东对提升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的要求。如今,全区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在社区创新治理上发光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