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平原东部的富平县,是个农业大县,也是全国21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全国55个国家级苹果生产重点县之一。这里还是闻名世界的柿子优生区,是国家林业局授予的“中国柿乡”,有着2000多年栽培柿子的历史。
近年来,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富平县农民搭建起通往致富之路的桥梁,一个个家庭农场、标准化的养殖场、种养大户应运而生。
开展土地流转以来,富平县已流转耕地26万亩,适度规模经营48万亩,全县建成了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特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产生了1000多个新型经营主体(其中包含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如今,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在该县有500多户、专业合作社有70多家。
本报7月3日第5版报道了《陕西录取首批职业农民大学生》,记者在采访中进一步获知,此次考取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20位职业农民中,大多数都拥有自己的家庭农场,开展规模化种养植生产。
富平县农业局一位干部说,这批考取大学的职业农民,都是规模化家庭的农场主或种养大户,可以说是全县农业规模化种植养殖业的精英,他们是富平县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希望。
让黄土地产出“金窝窝”
“‘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懒得谈种地”,这是关中地区农村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它道出了人们对“谁来种地”“怎样种地”这一农村现实问题的忧虑。
然而,记者在富平县采访时却惊喜地发现,一大批高考落榜生、返乡务工者、传统的种植养殖大户,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着,在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成就着自己的梦想。全县数千个职业农民活跃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擅营销”,成为他们心中的向往。
20个职业农民大学生,最大的50岁,最小的22岁,平均年龄将近38岁。
50岁的于郑州是20人中年龄最大的,种果树已经有20多年了,此次考了282分。他说,现在农业上的新技术大量出现,比如“水肥一体化”,就是把水和肥料放在溶解池里,直接灌溉到果树的树根上,这样肥料就不会挥发,“最想学的还是施肥和农药的管理”。
张丽丽和王国锋是一对夫妻,他们同时报考并被录取,张丽丽考了287分,王国锋考了270分。他们的“奇豆”家庭农场还是陕西省示范家庭农场,种植了237亩小麦和玉米,今年还种了50亩大豆。张丽丽说,她家流转土地最多时达520亩,后来搞规模化种植,退掉了一些零片田地。
张丽丽今年41岁,她说全家有四口人围着农场转。儿子今年高考成绩不理想,打算上专科。对“70后”不愿种地的话题,她说:“从2009年起,我一直干自己喜欢的事,家里有大型机械,种庄稼也轻松,今年还买了一台‘东方红1314’松土机,它能像电钻一样钻到地里去。”对于未来如何处理种地与上学的关系,她说,“听说这个班开在我们县,上课时间避开农忙季节,农场是规模化、机械化操作,不太劳人。”
37岁的田忠强,被认定为中级新型职业农民,1米7的个头,身体消瘦,却经营着558亩集中连片的农田,一眼望不到边际。他去年种了550亩小麦,亩产900斤,今年刚种下450亩玉米,剩下的地改良种了经济作物———紫苏,将来卖到广州去。
“懂不懂技术差异特别大”
提起上大学,被录取的职业农民们个个眸子里洋溢着兴奋。“拿到录取通知书,我激动得一晚上都没有睡着,那个心情没法用语言表达。那晚,我妻子陪我到县城转了两圈,我又叫了3个当年一起在北京打工的哥们,美美地吃了顿饭,喝到了凌晨一点钟。”43岁的张根柱激动不已。当年高考落榜后,他到北京当了3年兵,之后在北京电力建设公司打工,2000年返了乡。土地流转政策实行后,张根柱先是流转了192.8亩地,后又增加了80.5亩,用来种植小麦、玉米。2014年,自家的农场就挣了十五六万元。当年6月,他承担了富平县种子推广中心的玉米高密度高产千亩方推广示范项目,成效极好,渭南地区验收时一般散户玉米产量平均每亩450公斤,项目区550到600公斤。他发挥示范作用,指导村里人操作。同年7月,被推荐参加了农业部组织的中国首届“农场主”培训。
“乡亲们说我是我们村第一个农民大学生。这次确实很幸运,真正了却了我的一个心愿。”张根柱说。
43岁的刘建保和土地打了20年的交道,他的农场也是县级示范家庭农场,大小施工机械齐全。他流转经营的190亩地,种植玉米、小麦、蔬菜和经济作物。他告诉记者,这些年,他参加了各种农技培训班和观摩活动,“我是一次不落,再紧再忙都要去,每次都有新收获。农业科技很重要,懂不懂技术差异特别大,不是那一点点!”
“不管有利还是没利,这地还得种”
在刘建保的家庭农场采访,他对记者说:“很多人都知道,农民种地没有利,细算也没有利,但不管有利还是没利,这地还得有人来种。这么大个国家,粮食是基础,也是命脉。”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一亩地从种到收,从水费到肥料、籽种、机械费,投入应该在600元左右,而且用的是纯种、原种,一年两料(种麦一料、种秋一料)的话,总的投入需要1200元,再加上土地承包、流转费800元。拿2014年的粮价计算,小麦1.25元左右,玉米1.05元左右,两个加起来2.30元,一亩地以产1000斤计算,应该说2300元,减掉投入后就是个300元。但2015年粮食价格下调,两料撑死挣不到300元,也就200来块钱!”
“正常的话,普通农民管理得好,一亩地能产1000斤,我用的是小麦优良品种‘郑麦—366’,每亩能产1100—1200斤,单产能高出个100到150斤。现在种地一亩打1100斤粮食,但如果说不懂农业技术的话,撑死900来斤;如果说你不理土地的话,那就不行得很,800斤,还要天气好。你不浇地的话,四五百斤;肥料不上或者误上的话,就五六百斤!去年收秋后玉米价格下掉,到今年经营特别好的只能说能包住,经营不好的话要赔钱。”
采访中,许多职业农民表示,农业传统的技术和模式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他们希望通过三年的系统学习,扎实掌握大田、瓜果、蔬菜和病虫害防治等最先进的技术。
(本报西安7月16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