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记者史博臻)这是一场主角缺席的新书发布会。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前社长邓明登台讲话前,面向主席台中央的两张空椅,致以深深的两鞠躬。
今天缺席的两位主角,你我都很熟悉。一位是纸上做戏的乐活画匠,贺友直;一位是满腹掌故的创作大王,沈寂。今年3月,贺老走了,5月,沈老离世。这对好友生前以“百年上海滩”栏目结缘,终以此书为这段合作佳话续尾,就在3月底,沈寂在病榻上为纪念珍藏版《画说百年上海滩》撰写序言《幸运合作 永久纪念》,竟成生命中最后一篇文字。因本书选在父亲节首发,两老的女儿贺小珠、汪清携他们生前使用的名章,为书迷签章留念。
市井生活众生相,百年风云入画来。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有一本儿童读物叫《哈哈画报》,时任主编韩伍为了让小读者知晓上海的历史,特约沈寂写稿,又请贺友直出山,“百年上海滩”自此拉开。
沈寂从上海开埠写起,自洋人租界、抗战沦陷,直到胜利后国民政府末日,整整一百年。贺友直则拿到一篇画一面,篇篇出新意,版版皆不同,利用漫画手法发挥他的讽刺才能,可称一绝。沈寂在序中写道:“我不是历史学家,无法概括和评论上海百年历史和社会百态,只能从历史片段、社会新闻,和上海滩各色人物的逸事,以及我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编写成讽刺小故事。贺老则以插图、漫画、连环画和动漫的各种高明绘画技巧,按故事内容,妙笔生花地描绘出百年上海的历史图景。”一书一画,一月一篇,连载三年,大受欢迎。此间,他们甚至未曾见面,三年后的一次颁奖会上才得以相识,握手言欢,互相“恭维”。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前社长邓明从小就是贺友直的粉丝,后来是同事,又成为邻居。贺友直所有的连环画,凡是能看到、借到、买到的他都有。凭着这份浓厚的情感,他为本书写下“人间连环画,自此大不同”的题词。
中国美协漫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郑辛遥在书中为两老画像,自称班门弄斧。早在三年前,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就产生了汇编出书的设想,他便为沈老拍照,用两个星期完成了漫画像,得到了沈老的赞许,沈老开玩笑地说:“等我百年之后,这就做我的遗像吧!”当时的郑辛遥根本没多想。熟料两年后,真的天人永隔。
上海辞书出版社副总编辑童力军介绍,这本书是目前唯一一本经贺友直家属授权的画册,也是沈寂生前亲自授权的最后一本作品集,包括“百年上海滩”“西方名人的幽默”“我的童年趣事”“上海图画 上海米道”四个版块、三百多幅作品。因贺友直的肖像被制成地砖铺在昂古莱姆市法国国家连环画和图像中心的广场上,特意把书名和目录翻译成法文,以便法国读者了解本书。
在连迷们看来,这百年上海滩,不仅仅属于衣香鬓影、纸醉金迷的高官名流,更属于那些在时代乱流中讨生活的小老百姓,在大师笔下,生动活泼的连环画与洗练精到的文字相映成趣。今天下午,赶到现场的连迷多年过花甲,手捧多本书等候签章。68岁的王先生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自己收藏连环画,拥有近千本,他认为贺友直带给连迷的影响是艺品好、艺德高。在连环画陷入低潮时,很多画家纷纷转投市场回报不错的国画,但贺老不为所动,因此他的生活一直很清贫。说着,他从皮包中掏出一个信封,缓缓拿出贺友直的连环画《山乡巨变》,这本出版于38年前的连环画,在他的呵护下依然崭新如初。
本书的责任编辑朱志凌也是一位连迷,他在3月17日(编者按:贺友直去世第二天)的凌晨5点36分给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副主任刘亚军发去微信,提议共同策划、编辑一本纪念珍藏版,希望在贺友直逝世百日之际出版。6月6日下午便拿到第一本快样书,在这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朱志凌几乎停止手上原有工作安排,马不停蹄地完成了选题申报、审稿,协调美编、印制、营销等一系列工作,并策划将贺友直在82岁时为《上海FASHION》所绘的一组“风神毕现的‘上海图画’”作为本书的第四部分编入其中,让他不同年代的老上海作品在同一本书中相映成趣,使“纪念珍藏版”的阅读空间更为开阔、丰富。然而5月16日深夜,朱志凌得悉沈寂去世的消息,第二天一早立即通知暂停印刷,并将三天前已经签字付型的付型样从印刷厂调回,对书里多次涉及沈寂生卒年的内容予以修订,并专门写上了“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