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在上海成立。那天,笔者在中央电视台做直播嘉宾,对这个新生的组织高度赞扬。现在回头看,上海合作组织在15年里取得的成就还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首先,上合组织妥善解决了原中苏边界争端这一主要历史遗留问题。在“上海五国”-上合组织的框架里,经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的共同努力,原中苏边界西段长达3000多公里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到2004年,原中苏边界东段的黑瞎子岛问题也得以解决。这样,原中苏边界长达7000多公里的边界问题全部解决。几个世纪以来导致动乱不宁、乃至爆发战争的边界争端,居然在短短几年里获得了解决,这在国际关系史上也是不多见的。上合组织解决原中苏边界争端这一主要历史遗留问题,创造了一个成功的模式———以互信、裁军为基础,通过构建合作安全机制,在多边规则指导下通过双边谈判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解决国际上其他类似问题树立了榜样。
其次,上合组织合力打击跨国“三股势力”取得显著成果。苏联解体后,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势力在中亚国家挑起动乱,也进入俄罗斯的中亚地区和中国新疆进行暴力恐怖活动。在2005年和2010年的吉尔吉斯斯坦动乱、2005年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事件”以及2009年中国乌鲁木齐的“7?5事件”中,都有“三股势力”的精心策划和煽风点火。同时,由他们组织、支持的毒品贩卖、武器走私、非法移民等跨国犯罪活动也使中、俄、中亚国家受害匪浅。近期,从中东向全球扩散的恐怖、极端主义恶浪,又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形成冲击。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上合成员国及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紧密合作,在组织框架里建立了地区反恐机构,签署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定期举行反恐联合军事演习,在打击恐怖、极端势力,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确保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索契冬奥会这样的大型活动顺利举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第三,上合组织积极推动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主轴的区域合作稳步发展。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已建立了以元首峰会为顶端的多层次的定期会晤机制。目前,以能源、交通合作为主要内容的经贸合作正在逐步推进,在环保、农业、金融、水资源利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作也已展开,还积极推动人文合作和民间交流,在文化、教育、影视、卫生、体育、旅游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加强了上合组织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中亚-中国和俄罗斯-中国油气管道的陆续开通,使上合组织框架里的能源合作从双边向多边发展。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经济危机逐渐波及中亚以来,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建立救助/融资基金、构建双边货币结算机制、建立上合专门账户和开发银行等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这些应急性项目或措施逐渐发展为常态性机制,使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合作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张。此后,他又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上合组织各国都对此表示支持,并积极参与。中俄两国还签署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协议。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已成为上合组织区域合作稳步发展的主轴。
第四,上合组织在构建“和谐地区”方面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历史遗留给中亚的民族、宗教、边界问题,与巴尔干、中东等地区一样错综复杂。然而,与巴尔干、中东等地区不同的是,在中亚建立了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各类纷争的上合组织机制。上合组织的强大实力和威慑力,使中亚地区得以抑制巴尔干、中东出现的那类恶性冲突四处蔓延,特别是阿富汗冲突向外扩散,在冷战后很不太平的国际舞台上树立了成功的典范。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愿同俄罗斯和中亚各国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为建设和谐地区做出不懈努力。”
从更深的层次看,除了这些有目共睹的成就外,上合组织的成功还具有十分深刻而深远的示范意义。上合组织在历史上首次将中、俄、中亚国家结合在一个利益共同体内,使他们能在其框架内最大限度地缩小分歧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最大限度地扩大和巩固共同利益。这些伟大成就不但对各成员国的稳定和发展,以及欧亚大陆腹地的整体安全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而且对全球的和平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当前国际形势的主流虽然是和平与发展,但历史遗留的宗教、民族、领土等争端与现实权益之争互相交错,导致各类冲突频频发生。一些人坚持冷战思维,热衷于强化和扩大军事联盟,动辄对别国动用武力,结果严重恶化了国际气氛。在伊拉克,在阿富汗,在利比亚,最近又在叙利亚,这种现象屡屡出现。在这样的形势下,上合组织却反其道而行之,倡导不同于冷战思维的“上海精神”———“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适应了和平与发展的需要,具有非常重要、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首席专家,上海社会科学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