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百老汇音乐剧《狮子王》第一次献演于迪士尼度假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供图)
■本报记者 唐玮婕
深红色大幕缓缓升起,饰演老狒狒拉飞奇的南非女演员唱响一曲中文版的《生生不息》,羚羊、长颈鹿、犀牛、大象从剧场四周涌入,立马让全场观众仿佛置身于广袤的非洲丛林……
全球首个中文版音乐剧 《狮子王》昨天晚上在华特迪士尼大剧院首演,这是完整版百老汇音乐剧《狮子王》第一次献演于迪士尼度假区。
在现场,美妙动听的音乐、深入人心的剧情、壮观的演出效果,还有精心融入的中国元素,都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1.7万小时打造面具和木偶
充满想象力的布景、舞姿和律动,大量非洲文化元素的运用,“半人半兽”在舞台上的双重呈现——导演茱莉·泰默运用了木偶、面具、皮影等各种方式,制造出一个原汁原味的非洲“动物乐园”。
整部音乐剧一开场,表演者并没有隐藏身形,而是透过与之相连的木偶,让观众联想到草原上不同的动物。这就是双重呈现的理念——在剧中同时展现角色的人性和兽性。
伴随着跌宕起伏的音乐,观众随之融入一场扣人心弦的历险,小狮子辛巴必须找到勇气战胜自己,迈过艰难和不幸,从而荣登国王之位。无论是摄人心魄的舞蹈设计、华丽逼真的演出服装、惟妙惟肖的角色造型以及美仑美奂的舞台装饰,都仿佛让观众置身于故事之中。
《狮子王》改编自同名动画电影,不过导演茱莉·泰默在创作这部音乐剧时对其赋予了新的内涵,并由此成为第一位获得托尼奖最佳导演奖的女性。剧中每一款面具的原型都是茱莉·泰默与设计师手工雕刻绘制,而迪士尼戏剧制作公司的面具高手、雕刻大师、木偶达人为原创的拟人动物角色奋战了1.7万多个小时。整场演出中,光是木偶就有200个。
“把刀疤变成石狮子”,因为“在中国很流行”
这部久演不衰的百老汇音乐剧首演于1997年,中文版是其第九个语言版本。音乐剧《狮子王》曾在六大洲的20个国家上演过,观众总数超过8500万人次,全球票房收入超过娱乐业历史上任何一部电影或舞台演出剧目。2006年,英文版《狮子王》曾在上海创下101场演出、16万人次观众、7200万元人民币总票房的音乐剧演出纪录。
中文版音乐剧《狮子王》是这部大获成功的百老汇音乐剧在全球的第23个制作版本。迪士尼戏剧制作集团总裁和制作人托马斯·舒马赫说:“看到这批出色的演员将这部音乐剧表演得栩栩如生,我再次惊叹于茱莉·泰默美妙、优雅的想象力和这个故事本身所具有的能在所有文化中引起共鸣的魅力。”
中文版的制作,在中国及亚洲的十多座城市进行演员甄选,总共招募50多名演员,其中既有音乐剧新秀,也有经验丰富的资深演员;既有来自中国各地的人才,还有十位来自南非的演员。
熟悉的中文台词可以提升中国观众的观赏体验,通过故事主题内涵和本土化的改编,大家更容易理解剧中的对白,对 《狮子王》 的剧情产生更多共鸣。记者还发现,整部音乐剧的中国元素植入了不同场景,也融入了故事角色的性格之中。身穿华丽非洲服饰的拉飞奇每次出场都时不时用中文来一句结语:“听懂了吗?”而辛巴的两个好朋友丁满和彭彭,一搭一档装扮成唱京戏的演员。最让人忍俊不禁的当属辛巴父王木法沙的“大内总管”沙祖,他开口喊道:“不如让巫师把刀疤变成石狮子,放在门口风吹雨淋的,听说这在中国很流行的。”现场喜剧效果十足。
演出剧院透出老上海情怀
中文版《狮子王》在位于主题乐园外的华特迪士尼大剧院上演,这是一座按照世界级水准打造的百老汇风格全新剧院,可容纳1200名观众,位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零售餐饮娱乐区———迪士尼小镇内,紧邻上海迪士尼乐园。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娱乐演出副总裁蔡乐怡表示:“《狮子王》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的音乐剧,它将迪士尼的魔法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舞台上,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沉浸式的娱乐体验锦上添花。”
华特迪士尼大剧院按照传统剧院风格设计,有着浓厚的老上海情怀。剧院的遮檐、前门、地毯和隔音板上都装饰有中式扇形图案,是迪士尼小镇的标志性建筑。游客可沿着花卉图案铺成的通道走进剧场。
华特迪士尼大剧院总经理郝明哲表示:“在中国上演的 《狮子王》 与全球其他版本 《狮子王》 有共同的主题,但由于这是全球首个普通话版本,我们加入了一些本地特色,比如入场队伍、中文翻译台词与歌词,还有本地演员的表演等,希望游客能在其中收获惊喜。”
中文版音乐剧《狮子王》单独售票,根据演出的季节和时段将会有不同票价。剧场内不同区域座位的价格也会有不同,区间在290元至1000元。整场演出时长约两个半小时,幕间休息15分钟。周二至周五每天晚上演出一场,周六与周日每天演出两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