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武汉6月12日专电 (驻鄂记者钱忠军) 中国文化遗产日湖北省主场城市活动11日在湖北恩施咸丰县唐崖镇举行,被誉为“深山里的小故宫”的唐崖土司城址世界文化遗址公园正式向社会开放。
去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包括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遗址、贵州遵义海龙屯遗址在内的中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土司是中国古代边疆的官职,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首领。土司制度始置于元朝,至清雍正改土归流结束。土司王国历经元、明、清三朝,盛行数百年。唐崖土司城始建于元代初期,明代末期扩建,辟3街18巷36院,包括衙署区、宗庙区、军事区,以及书院、花园、养马场、狩猎场等,占地100多公顷。作为这座城的主人,覃姓唐崖土司世代宦居,相沿18代,历位460余年。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唐崖土司被废,象征其权力的土司城逐渐湮没。
唐崖土司城遗址是我国西南地区单体规模最大,地面遗存类型最丰富、数量最多,城市形态和功能格局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土司治所遗址,对研究土家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可谓一座“土家族露天博物馆”。除了中央“衙署区”,遗址其他部分并未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几乎就是原址保护。如今,唐崖土司城烜赫一时的衙署早已不见踪影,然而街道墙垣依旧清晰可辨,石牌坊、土王墓葬、夫妻杉等数十处遗迹仍然保存完好。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在考察完唐崖土司城遗址后,曾发出“北京有个大故宫,这里有个小故宫”的感慨。
据介绍,目前唐崖土司城遗址已经完成一、二期文物保护工程,遗址动态信息、监测工程、环境治理和游客服务设施等遗址公园建设工作。
日前,80余名国内外文物保护专家学者聚首咸丰唐崖土司城址世界文化遗址公园,就“唐崖土司历史文化”“唐崖土司考古研究”“唐崖土司区域文化与地方发展”等论题开展学术讨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专员、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杜晓帆教授在主旨发言中提出,文化遗产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不只局限于经济和环境方面,对于人类而言,其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或许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