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此次考古调查的收获主要包含一条东西向明早期墙基,其底部的地钉、排木组成的桩承台,夯土夯砖层、建筑基槽等遗迹。周高亮摄
本报北京6月11日专电(首席记者江胜信)首次发现明代大型宫殿建筑遗迹,养心殿区域大修工程进入文物撤陈阶段,全面开放故宫雕塑馆,毓庆宫区域修缮工程接近尾声,故宫博物院“名画大观·《韩熙载夜宴图》 数字艺术展”在厦门鼓浪屿音乐厅拉开帷幕……6月11日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前后,作为文化遗产“大户”的故宫热点不断,喜讯频传。
紫禁城建造之初墙基露真容
“紫禁城内首次发现明代大型宫殿建筑的墙基以及建筑基槽遗迹。”故宫今天宣布的这项重大成果,源自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5月对慈宁宫广场长信门西北侧基建勘探坑进行考古调查的收获,主要包含一条东西向明早期墙基,其底部的地钉、排木组成的桩承台,夯土夯砖层、建筑基槽等遗迹。
据透露,在东西向宽2.5米、南北向长5.4米的探坑内,故宫考古工作者在距地表深0.3米以下发现整个慈宁宫区域大面积存在明后期的砖铺地面和厚约0.3米的夯土层。在探坑南壁上可以看到明后期的夯土层下为残存20层、残高2.8米的砖砌墙基。墙基的北侧是起加固作用的厚约2.8米的15层夯土夯砖层。墙基的底部是生土上直接下挖的斗型基槽。在探坑底部北侧距墙基约3米、距地表深约4.4米的基槽内发现东西向4根木质地钉(竖桩),地钉之上为东西向一组排木(卧桩)和南北向一组排木组成的桩承台。桩承台向南延伸在墙基之下,桩承台周边基槽内夯筑厚约0.8米的碎砖层,使整个墙基更为坚实牢固。据判定,此处墙基始建年代为明早期,废弃年代为明后期。虽然这段墙基的东西向长度和南北向宽度目前暂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与南侧约60米的慈宁宫花园东院明早期大型宫殿基础在功能上有密切关系,是紫禁城建造之初具有宫廷分区功能的大型墙基。
相关专家现场勘察后还认为,此处墙体基槽底部的黄沙层和含有青灰色有机物的生土层是距今3万年至5000年前,后海、北海至中南海一线古高粱河道的自然遗存。因此,该处遗迹对研究北京城市变迁、紫禁城历史、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等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也对公众深入了解紫禁城的“前世今生”提供了有利参考。
1890件文物渐次撤离养心殿
养心殿可移动文物的撤陈工作今天正式启动,此举是养心殿大修工程的重要一环。
大修工程开始于去年12月18日。在此之前,观众仅能隔着玻璃,观看“垂帘听政”的东暖阁等前殿。实际上,养心殿区域是一组红墙围护的独立院落,南北长约94.8米,东西宽约81.3米,占地约7707平方米,包括养心殿、工字廊、后殿、梅坞等18座建筑,总建筑面积约3887平方米。记者曾有幸在前殿后寝之间近距离观看,既惊叹于它精湛的雕梁画栋和精美的奇珍异宝,也痛心于它的种种病情:瓦顶破损,防水层表面开裂;墙体空鼓、风化,部分墙体有纵向裂缝;油饰失光、龟裂、剥落;室内顶棚裱糊大面积撕裂、下垂、脱落……
据了解,大修工程启动以来,故宫已完成古建原状影像采集工作,并对养心殿建筑和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展开了研究。养心殿目前拥有可移动文物1890件,囊括家具、书画、帖落、陶瓷、玉器、文房、织绣、珐琅等多个类别。为保证建筑大修,必先将可移动文物一一撤陈,故宫为此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第一步,撤玉器、漆器、珐琅、玻璃、盆景、钟表等;第二步,撤家具陈设和帷幔、座垫等;第三步,撤宫灯;第四步,撤超大型家具;第五步,撤书画、帖落、隔扇芯。在撤陈工作现场同时开展文物除尘和基础影像采集工作。全部文物撤陈工作预计在3个月内完成。
据透露,养心殿大修可能将延续至2020年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之际。这期间,经过除尘保养和修复之后的养心殿文物有望在首都博物馆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