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人的技术团队凭借55根吊杆、40个点吊、1000多盏灯、15个活动舞台,设计出精确到秒和毫米的舞台布景移动。齐琦摄
“有时演出装台时间紧,团队通宵赶工,第2天演完,台上的布景道具就拆了。看着舞台一夜之间从满满当当到空空荡荡,说心里没有落差是假的。”从事舞台技术工作17年,上海大剧院舞台技术部经理吴志华说,做这个行当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没有像演员一样在台前收获鲜花与掌声,却骄傲地交出了零差错的成绩单!
从经典音乐剧 《悲惨世界》《猫》《剧院魅影》,到原创舞剧《野斑马》《霸王别姬》 ……上海大剧院的舞台不断刷新观众的视听体验。而观众忽略的,是那些为戏剧创意呈现提供技术支持的技术人员———上海大剧院的舞台技术团队,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舞台辉煌的背后,默默地付出严谨认真的努力。这个团队有17个人,凭借剧场里的55根吊杆、40个点吊、1000多盏灯,以及15个活动舞台等设备,设计出精确到秒和毫米的舞台布景移动。
台上16小时的 《尼伯龙根的指环》,前期编程调试就做了3天
大剧院的这支舞台技术团队大部分是老员工,他们已经完成了2000多场演出,负责每台演出的灯光、音响、视频、机械、舞台统筹等各项内容,这样的技术活要想全部掌握,直至熟练操作,至少需要3年时间。舞台技术人员不仅在演出期间忙碌,项目洽谈时要与演出团队作技术沟通,演出前装台过程要在现场反复调试,更不必说只要有现场演出,就要盯满全程。
吴志华说,一些舞台技术复杂的演出,前期邮件往来、实地考察就要准备一整年。
在团队许多人的印象中,工作最庞杂的一次要数德国乐剧 《尼伯龙根的指环》。演出不仅时间长而且道具布景体量巨大,16小时的演出分4个晚上在大剧院连续进行,并且连演两轮,仅舞台布景和装置设备就装了30个集装箱。
“演出前,我们花了几个星期提交了一套动作方案,对方提出修改意见,我们根据他们的修改进行调试,如此往复了5次,最终才达成一致。”现场装台则需要团队连续一周没日没夜三班倒。有人说装台有点像搬家公司做的事情,实则不然,“家具”摆放位置要十分精确,才能保证演员在表演中和环境的呼应不落痕迹。小到一把椅子大到几层楼高的布景,仅前期搭台就花了1个星期。
演出中,为了达到舞台效果,吊杆要完成120多次前后和上下组合移动,舞台平移、升降等则多达54次。该剧最后一场,主角布伦希尔德将指环付之一炬。这个场景要求舞台同时完成7个动作:后舞台平移至台前,主舞台的6块板全部降下。前者以每秒30厘米的速度在1分钟内平移18米,后者则要以每秒30厘米的速度下降,正负误差都要确保在3毫米之内。这一切依靠控制系统的编程实现。所谓编程就是将升降、平移的动作化作各种速度、距离、时间等数据,一个简单的动作,就需要填写四五个数据,再把同时移动的几个设备编为一组进行调试,其中既需要统筹各个设备的进程,也需要考虑微小的误差可能造成的累积结果。台上16小时的 《尼伯龙根的指环》,前期编程调试就做了3天。
“我们这个行业总是遭遇技术倒逼”
“我们这个行业总是遭遇技术倒逼,和海外团队合作越频繁,就越能体会到需要掌握的技术还有太多。”吴志华说。手段可以在一旁观察并暗暗记在心里,可别人的核心技术可不会轻易示人,这就要自己慢慢揣摩和实践。啃理论书,泡技术论坛,成了家常便饭。
10多年下来,这支技术团队对海外不少顶尖剧团的风格了如指掌,还经常把学到的先进舞台理念分享给国内的主创团队。比如英国皇家歌剧院的舞台变化很丰富,喜欢在特殊场景设置一些机关,给观众以视听惊喜。2014年上演的 《曼侬·莱斯科》,舞台一转,就换一个布景。一个圆形的转台上划分成三个布景。而去年大剧院引进的 《魔笛》则把多媒体投影技术引入传统歌剧。吴志华说:“通过虚拟影像来展现如梦似幻的仙境,很适合我们的神话题材作品。”
很多人以为剧场工作人员有免费看演出的福利,殊不知舞台技术团队全程必须专注舞台控制,根本无法看戏。但他们说,“方案是我们的剧本,设备是我们的道具,技术是我们的演技,演出彩排合成的时候,我们是第一批观众。”
文汇报记者 黄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