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卫星发射场尽管已经荣退,但它凝聚几代航天人的拼搏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世。
▲夕阳下的第一卫星发射场。
▲地下13米控制室的入口。
▲按原样摆放的各种发射仪器。
▲当年监控卫星发射的“大屏幕”。
▲观测地面发射情况的潜望镜。
▲人民日报以整版篇幅报道“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运输卫星火箭的旧铁轨充满历史的沧桑感。
▲“脐带塔”“勤务塔”宛如战功赫赫的军人,矗立在戈壁滩上。
摄影撰文/本报记者 谢震霖
忆往昔: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
看今朝:载人飞船、探月工程、空间实验舱、北斗导航系统等相继问世,中国航天实现前所未有的大跨越,业已跻身世界第一阵列宇航大国。
上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以这个特殊的时间标签来宣传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弘扬“两弹一星”爱国精神,普及航天科学知识,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数万大军奔赴戈壁拓荒创业
大漠依旧,物是人非。记者日前来到内蒙古额旗纳旗境内戈壁,瞻仰了当年石破天惊的地方———第一卫星发射场遗址,重温在国家物力维艰的那段岁月里,航天事业先驱可歌可泣的英名和事迹。
1958年5月17日,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期间,有位代表提出人造卫星的问题引起热议,毛泽东在那次会议上气吞宇宙地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要搞就搞个大的!”指示。号令如山,十万大军奔赴戈壁荒漠建设发射中心的同时,钱学森、赵九章、钱骥、孙家栋等大批科学家根据中央提出“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的要求,为首颗卫星整体研制运筹决机,谋无遗策。
“‘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发由中科院牵头,目标为1970年实现发射。”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孟执中当年参与卫星研制工作时还是二三十岁的小伙,他介绍说:“接受任务后,我既感到莫大的荣耀,同时又因缺乏经验而压力重重。”1965年孟执中参加了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的“651”会议,那是一次专门研究卫星本体与地面测控跟踪网的总体方案论证,他作为地面跟踪测控网控制中心设计组组长,负责卫星数据遥测跟踪的前期建设工作。事往日迁,当初参与“东方红一号”研制工作的年轻人,现今大多已届耄期。
今天仍能观测到“东方红一号”
我国卫星研制起步后,由于受到“文革”的干扰,发射时间比日本晚了两个月,是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将国产卫星投射太空的国家。比起上述四国的首颗卫星,“东方红一号”不仅全部达到设计要求,卫星尺寸更大,重达173千克,且专门设计容易从地面观测到的外型,亮度相当于6等星,所以我们今天仍能从地面上观测到“东方红”。
当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共研制五颗样星,结果第一颗卫星就发射成功。星上的仪器舱装有电源、测轨用的雷达应答机、雷达信标机、遥测装置、电子乐音发生器和发射机以及科学试验仪器,主要用于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密度等研究项目。
卫星因安装了一台模拟《东方红》乐曲的音乐仪器,并从电波中传送回这段音乐而被命名为“东方红一号”。
专家介绍,中国首颗卫星的技术起点是相当高的,其运载工具长征一号火箭是在国产东风—3导弹基础上发展而来,这种射程达到2700公里的中程导弹战斗部重量高达1500千克,在作为运载火箭时,其战斗部可改为较重的第三级火箭,因此可将卫星送入较高的轨道。这种火箭本身也是中国研制远程和洲际导弹的技术起点。
功成身退诉说航天发展历程
今天,走入中国第一卫星发射场地下13米深的控制室,我们仍可看见墙上“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标语,散发着力敌千钧的气势,四周按原样摆放着卫星发射时的各种仪器设备。46年前的4月24日21时35分,托举“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长征一号火箭,就是通过这里传出的指令呼啸升空,震惊海内外。
在那个不眠之夜,人们走到户外争睹划过夜空的“东方红一号”的星彩,又聚拢在收音机旁聆听由卫星传回的《东方红》乐曲,全中国为此欢腾雀跃。
再凝望控制室五百米开外,风骨峻峭的“脐带塔”“勤务塔”矗立在戈壁滩上,前者是“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塔架,后者用于火箭卫星起竖、对接、测试等。双塔周身的锈斑仿佛是军人胸前的勋表,一旁镌刻的“东方红卫星升起的地方”石碑宛若彰显功业的爵位。感今思昔,当年它们支撑起国家坚劲的脊梁,至今护佑着人民的安宁和祥和。
之后的26年中,这个功勋卓著的航天基地先后将33颗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一箭三星、首颗返回式卫星等中国航天的九项第一。为了适应国家新的航天发展愿景,1996年11月,中国第一卫星发射场完成其历史使命功成身退,她把中国与世界宇航竞技的接力棒传递给了后来之秀……
基层影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