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有上海优秀保护建筑铜牌的建国西路506弄“懿园”大门口。
这里的建筑有着八十年的历史,带着典型的三十年代殖民文化的建筑风格。甚至还吸引了著名画家陈钧德的注意,有次看到他在马路对面写生,很是惊讶,他说,这个大门很有意思呀,上次路过看到,这次特意让司机兜了好几圈才找到。
▲楼层很高,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非现代公寓楼所比。
生活在弄堂里的居民,都有着老上海遗留下来的生活作派。男人很疼爱女人,女人就天生滋养出一股骨子里的傲气。听那些从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告诉我,她们从来就与其他弄堂出来的女孩有所不同,天生有种优越感有种被这座高贵典雅建筑滋养出的淑女范。整条弄堂里的五十几座别墅,每栋楼房的门厅都是不同的。是当年的西班牙设计师的大手笔。
▲宁静,安逸,贵气,含蓄。像极了在这里生活多年,被滋养出炉火纯青的气质。
八十年来,经历了各个时代的变幻,风风雨雨中,使每栋楼都深藏着各不相同的秘密。 这里的每一件东西都也都成了故事的一部分,——树木,花朵,砖瓦,构成了弄堂的身躯,生活,空气,男人,女人组合成了生命之血。悲剧,喜剧,贫困,财富形成一串串的生死契约。
▲蜡地钢窗,是当年衡量洋房的标识。阳台外多是种植着玉兰与金桂。
▲名牌大学的教授,一辈子与书本相依,也是这条弄堂的另一类娇傲。
但是,永远不变的是这里的女人们,不管在什么年代,她们照样衣着优雅,照样内心自傲,照样活得有滋有味。哪怕早上出去买菜,都是连衣裙加墨镜。把自己收拾一番才出得了门。
▲一代代从懿园走出来的女人,自有一派名媛气质。
▲她们的眉眼之间,举手投足,言谈语调,完全没有新生代的急躁强悍。
整条弄堂的见证,其实男人是更有发言权的。这批解放前用金条买进的建筑,大多属于银行家,美孚洋行的买办,商人,高级知识分子所拥有。他们的后代,一代代的儿子,孙子,在祖传的房子里居住了下来,太太是新来的居民,女儿在这里长大成人后,便以款款动人走出了弄堂。
▲把旗袍穿得那么得体,真像三十年代月份牌走出来的!
上海女人的精致美丽,她们的举手投足,她们对自己对命运的把握,也许就是这样通过家庭,通过几代人的教养,通过居住的环境氛围,每天,每时的精敲细凿而练就的。
每一条弄堂都有历史,每段历史,都可以通过相机保存下来。
*本文系文汇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本文图片由何肇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