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仿佛已经触手可及,索尼日前宣布PSVR(虚拟现实)将于今年10月正式上市,而另两家虚拟现实技术代表公司脸书和微软已经开始贩卖他们的虚拟现实眼镜,尽管价格不菲,但消费者热情不减。
另一方面,以虚拟现实公司Oculus创始人帕尔默·拉基为代表的一批人却不断给虚拟现实“降温”。“可能要5年、甚至10年,它才能被我们接受,不是把虚拟现实设备做成轻薄眼镜就算成功了。”这位创始人说。
“60分作品”打破沉寂
“2016年是虚拟现实元年,因为第一次出现了‘60分产品,。”上海曼恒公司创始人周清会说。他指的是脸书推出的Rift眼罩,它在VR界的地位如同第一代苹果手机之于移动互联网。
戴上眼罩是为了营造沉浸感,然而一旦视觉延迟超过20毫秒,小部分人就会有呕吐感,更要命的是,长时间盯着虚拟眼镜屏幕会像坐在前排看3D电影一般出现头晕,60年来,虚拟现实硬件设备为解决这一问题不断改良,据周清会介绍,今年1月1日发售的Rift已经解决这一问题。
今年早些时候,微软推出的增强现实眼镜HoloLens同样令人惊艳,新加载的全息处理单元能快速处理设备传感器上传过来的空间数据,这个小小的芯片让我们戴着眼镜打量左右时,后台能以每秒240帧的速度不断更新画面,这解决了人机交互中由于处理速度不够而导致的机器响应时间过长的问题,让我们不会因为“走一走,停一停”而沮丧。
眼罩也越来越适合长时间佩戴,评测显示,最新版Rift如同滑雪镜般轻盈且造型优雅,不过长时间佩戴仍会在眼眶周围留下挤压痕迹,俗称“VR脸”。
“屏幕消失”才是真正的虚拟现实
60分仅是合格,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改进?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长期关注信息预见技术的孟海华认为能改进的地方还很多,总的说来,虚拟现实的未来是“更大范围、更长时间”。
“虚拟现实是一门集成度非常高的技术,人机交互、视觉投影、动作捕捉、图像处理、三维建模、物体运动轨迹运算等进步都会推动这一技术发展。”孟海华说。
据悉,中国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关键节点上已经有所布局,北京、上海、深圳各自发力。孟海华认为,上海的机会在集成电路上,虚拟现实对芯片和光学元器件有特殊要求,比如它对GPU(图形处理器)要求很高,但对CPU(中央处理器)要求不高,对带宽要求很高,对色彩和亮度要求并不高。
为虚拟现实技术提供量身定制,是进入这一市场的一种方式。
加强基础研究也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三维虚拟人上还是空白,而在面向未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多项应用中,虚拟人地位不容小觑,此项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有所斩获。
由于虚拟现实概念火热,市面出现了许多“虚拟眼镜”,比如你可以买一副199元的暴风魔镜尝尝鲜,不过一位年轻创客告诉记者,如果你还需要将手机放在眼镜中,那么它就不是虚拟现实眼镜,戴上虚拟现实眼镜后应该没有“屏幕”这个概念,你所看到的,就是整个世界。更有人认为,虚拟现实设备应该越做越小,直到没有眼镜。
内容决定虚拟现实能走多远
看起来,消费者已经迫不及待地准备和虚拟现实技术来个亲密接触了,但也有人很冷静,而且这些人往往是内行。正如智能手环直到如今仍没有解决内容单一、用户粘性不强的问题,虚拟现实眼镜同样如此,周清会相信,价格肯定会降下来,但是如果内容寥寥,市场的热情很快就会降下来。
上海幻维数码创意科技有限公司1P创意总监周琛看好虚拟现实的前景,但他认为现在还没有出现虚拟现实界的“怪物猎人”级作品。正是由于推出了“怪物猎人”,索尼PSP才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如今电脑制作的画面已经达到毫发毕现、以假乱真,但虚拟现实需要的是另一套制作方法,以便让人沉浸其中。“在3D电影中,人们发现物体的位置大小不符合空间透视,他会很快意识到自己正处在虚拟世界中,一旦他发现‘上当了,,虚拟现实将失去魅力。”周琛说。
另一方面,人们并不适合长时间处于虚拟现实环境中,周琛表示,人们得重新研究虚拟现实内容的制作守则,比如一款游戏多少时间合适、展示什么内容最吸引人等。而熟悉这套法则,至少还得花上10年。他的这一想法和Ocu1us负责内容制作的技术总监不谋而合。
不管如何,虚拟现实的处境比当年的智能手环要好得多,除了游戏公司外,教育、设计、社交网站等企业都在试图跨入这一领域,也许消费者要做的就是静待其来,一如当年苹果手机闯入我们生活一样。
文汇报记者 沈湫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