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史博臻
市政道路拓宽遭遇保护沿线历史建筑,如何取舍?
“为了缓解交通拥挤状况,某市正在进行道路拓宽。”诸如此类的新闻常见诸报端,把街道的口子拉大,有时难免殃及沿路的历史建筑。然而,交通再拥堵,总有疏通的时候;保护建筑被损毁了,就很难“再生”。这一点,被规划部门看在眼里。记者昨天获悉,市规土局正在梳理优秀历史建筑与道路红线冲突的情况,并制定了一系列工作目标。
所谓道路红线,是指通过城市规划或道路系统专项规划确定的各等级城市道路的路幅边界控制线,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及支路以下的城市道路。而不少保护建筑,就恰好“踩”在这根线上。市规土局风貌处副处长侯斌超介绍,以426处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为例,从中梳理出来的具有冲突问题的道路,中心城区有133条,黄浦区最多,有45条;浦东及郊区有13条。资料显示,上海拥有1058处、3075幢优秀历史建筑,401条风貌保护道路 (街巷),119片风貌区扩区范围等。若是全盘排查,类似情况将更为严重。
“近期拟重点解决第一批至第五批所有优秀历史建筑以及风貌区扩大范围试点项目中,城市遗产与道路红线冲突的问题;远期将成片化解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相关情况。”侯斌超透露,未来市政道路将采取“弯一弯、绕一绕”的合理拓宽方式,与历史建筑擦身而过,避免对其整体风貌造成不利影响。
“这项工作可以看成是对以往风貌保护道路工作的拓展。”侯斌超总结说。原来,早在2007年,市政府下发 《关于本市风貌保护道路 (街巷) 规划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对规划中明确保护的道路相应地制定了各项具体措施,使风貌道路保护有了实实在在的依据。根据此项管理意见,余庆路、兴国路、思南路等64条道路被列为一类风貌保护道路,将保持原有道路的宽度和相关尺度,并严格控制沿线开发地块的建筑高度、体量、风格、间距等,因而被称作“永不拓宽的街道”。至今,余庆路、兴国路、思南路仍维持在15.2米的历史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