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虹桥的凌空SOHO,几乎拥有一切属于哈迪德的标志性外观———尺度巨大的弧面、天花板与墙壁融为一体,放在周围景观中看,这座建筑仿佛来自另一时空。图/CFP
根据英国媒体消息,著名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2004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扎哈·哈迪德于北京时间3月31日晚因心脏病突发,在美国迈阿密逝世。
作为第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女性,哈迪德的一生经历跌宕。但这位“建筑界的解构大师”收获的赞誉和非议一样多,然而,提到她时,没有一个人会否认她在改变建筑学面貌上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她的设计不仅开创了一个风格,更影响了当代设计美学。
就在不久前,哈迪德应BBC艺术计划之邀,写了一张明信片给年轻时的自己:“成功与性别种族无关,只取决于你的梦有多大。”这句话,是她一生的写照。
饱受争议的建筑界解构大师
扎哈·哈迪德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在黎巴嫩就读过数学系,1972年,转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学习建筑学,1977年毕业获得伦敦建筑联盟硕士学位。此后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与雷姆·库哈斯和埃利亚·增西利斯一道执教于伦敦建筑联盟建筑学院,后来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87年。
建筑学专家,中科院院士郑时龄在第一时间接受采访时提到,哈迪德对现今建筑界最大的贡献在于她将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融合到了建筑中。她一生都致力于用碎片几何结构和液体流动性的效果呈现作品,这种含有强烈个性视觉特点的风格,比创造出一个抽象且动态的视觉效果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现有的观察和体验空间的方式,因此她被称作“解构主义大师”。
个性张扬的哈迪德从不掩饰自己的锋芒。对于建筑,她一直有自成一派的想法:“我不相信和谐,如果建筑的周围是一堆垃圾,难道我也要为了和谐去效仿它吗?”哈迪德也因其鲜明的个人风格而备受争议。“她是一个浪漫主义的建筑师,但是她的作品有个致命的问题:观赏性大于功能性”,郑时龄说,哈迪德极其推崇俄国画家卡西米尔·塞文洛维奇·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而并不太注重工艺、结构上的考量,“实用性”一直是她的设计短板所在。
加入男性主导行业的“斗士”
2004年加冕建筑界最高奖普利兹克奖时,评委们在获奖评语中盛赞哈迪德:“她是一名英勇的斗士,她把建筑行业拉到一个新高度。”确实,除了她颇具个人特色的先锋性设计作品,身在一个由男性主导的行业中,哈迪德以女性身份成为行业符号,无论是在建筑界还是面对世界时,她一直是一位可敬的“斗士”。
作为一个出生在伊拉克的英国女人,哈迪德的女性身份甚至超越她的作品而受到关注。刚从事建筑行业时,有人问哈迪德:“你一个女人(还是个阿拉伯人),是怎么跑到这来的?”面对带有性别歧视的诘问,哈迪德回答:“我坐飞机来的。”面对“女性建筑师更适合于休闲中心、公共建筑或居住项目,而不适合做大型商业项目”的说法,她毫不留情地反击:“对于这个观点,我只能说它肯定了女性的理解力比男性更好。”
一次次,哈迪德不得不面对媒体这样解读自己:“我是一个女人,一个阿拉伯人,但我更是一名建筑师。”在一些人看来,终身未婚、没有子嗣的哈迪德似乎为了工作放弃了生活,但哈迪德说她不觉得
这是牺牲:“我忙到没有时间做这些选择。不是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样的,这只是我的生活方式。”
“我无时无刻不在享受设计”
这位世界级的建筑大师与中国也颇有缘分,哈迪德曾这么评价中国:“中国就像一块空白画布,给我想象空间。”在中国,哈迪德已建成许多项目,2010年竣工的广州大剧院、2012年建成的北京银河SOHO和成都当代艺术中心、2013年完工的香港理工大学创新大楼、2014年建成的北京望京SOHO、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和上海凌空SOHO,都是哈迪德在中国留下的足迹。位于上海虹桥的凌空SOHO,几乎拥有一切属于哈迪德的标志性外观———尺度巨大的弧面、天花板与墙壁融为一体,放在周围景观中看,这座建筑仿佛来自另一时空。
除了建筑空间设计,哈迪德的成就还延伸到时尚、家居领域。她不仅为不少一线品牌设计过合作款,还在今年刚刚落幕的“设计上海”中有所贡献。记者了解到,这是她第二次参展———在去年“设计上海”限量设计馆中,她把自己超现实的风格融入到桌子、书架等日用品中,同样令人惊艳。
文汇报记者 周敏娴 实习生 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