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鹤墓园,市民拜祭先人。 朱伟辉 澎湃资料
上海现有44座经营性公墓、10家经营性骨灰堂,占地面积小于1平米的小型墓已占新建墓穴总量的80%,节地型的壁葬、室内葬等已占年骨灰安置总量的28%。
3月23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纪念老一辈革命家签名倡导火葬60周年座谈会”上了解到,至2015年底,上海年海葬量达到2800具左右,2016年清明节前,策划已久的“生命晶石”项目也将投入试点,市民可以花1.8万元将亲人的骨灰制成晶石,甚至做成饰品随身携带,从而实现居家安葬。
未来30年是上海死亡人口高峰期
上海实现100%遗体火化率已经有30年,据上海市殡葬服务行业协会透露,上海正面临土地和生态承载力的极限,未来30年将是死亡人口中高峰期,而现有殡葬服务设施难以应对“大体量、新增长”的年死亡人口服务需求,上海急需加速推行节地生态葬。据了解,截至目前,上海可使用墓地资源还剩2000亩左右。如果按照每年消耗200亩的速度,或将在10-15年时间就全部用光。
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处长高建华介绍,近年来,随着市民的殡葬观念不断转变,移风易俗、简约节俭已成主流。上海海葬推行已有26年,至2015年底,海葬服务基本迈入常态化,年海葬量达到2800具左右,占年度安葬总量比例达到2%。同时,节地生态葬式推广取得突破,到2015年末,全市绝大部分经营性公墓可提供一种或多种节地生态葬式,占地面积小于1平米的小型墓已占新建墓穴总量的80%,节地型的壁葬、室内葬等已占年骨灰安置总量的28%,家庭复合葬式开展试点,花坛葬、植树葬、骨灰深埋等少占地、微占地葬式在大部分公墓得到应用。
会议透露,上海将举办家庭复合葬式设计赛 ,入围作品将在上海各大公墓接受社会评选。到“十三五”末,上海将力争实现所有经营性公墓新建单座墓穴面积不超过0.8平方米。上海市殡葬服务行业协会还发出倡议:不保留骨灰,不树墓碑。
18000元可将骨灰制成“生命晶石”
2015年,上海民政部门就开始调研“生命晶石”的可行性方案,澎湃新闻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2016年清明节前,这一项目将在上海益善殡仪馆启动试点。“生命晶石”是把骨灰经过二次高温燃烧后,再缩减三分之二的体积,自然而然凝结为直径是一角硬币大小的球体。人类的骨灰颜色各不相同,因为逝者生前饮食成分不同,晶石会呈现出粉红色、绿色、黄色等各种不同的颜色,逝者亲属可以将晶石安置在寺庙里,也可以佩戴在身上,或是放在家中作为纪念品。
意大利、荷兰等国有将骨灰提炼成钻石的技术,但价格昂贵。“生命晶石”技术最早是起源于美国,后来相继传到了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以及日本、澳大利亚等,成本相对较低。
据上海益善殡仪馆负责人透露,经初步核算,试点期间“生命晶石”的制作价格约为18000元。这意味着,市民可以不再选择墓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追思故去的亲人,这样既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避免了每年的祭扫成本。而能否试点成功,还要看市民的接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