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驻京记者 周渊 (2月7日北京专电)
清一色女学生的大学校园,你见过么?当电影《金陵十三钗》中提到的金陵女大,和同时代的协和女大、华南女大等齐齐消失于历史的尘烟中,今天的北京城却依然真真切切矗立着这么一座女子大学,它便是坐落于北四环外的中华女子学院。
中华女子学院直属全国妇联,是全国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本科女子普通高校。目前,这样的女子高校在全国范围内仅3所,另两所为山东女子学院和湖南女子学院。
知性优雅的“女汉子”们
“2011年,女生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6.2%、47.2%、47.5%和51.0%,你们觉得说明了什么?”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全国人大代表孙晓梅常常和学生探讨这样的话题。
年近六旬的孙教授更为人知的事迹是呼吁废除“嫖宿幼女罪”。记者眼前的她,花白的头发整齐拢在脑后,温和、慈爱的样子很难让人联想到她曾在身患癌症、多次化疗放疗的情况下整整5年坚持呼吁废除恶法。孙教授参与创建的女性学是目前全校唯一的一本专业,来自云南的学生何嘉欣告诉记者,两年的学习令她逐渐爱上这门学科:“在生活中会不自觉地用性别现象分析问题,视野更开阔。”而女院也培养了女孩们的独立性,“习惯了自己搬书、提水,女校给我的最大改变是无畏。”
“你们学校有男生吗?”这是女院学生常常面对的一个问题。女院门禁堪称史上最严,男生入校必经盘查,进出皆由本校女生签字带入。全校的“稀有动物”集中在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播音系的大四男生刘人之说,班上43位同学中有14位男生,专业好、老师好、首都优势、分数合理、姑娘“量大质优”等是他选择这里的原因。“在女院学习让我们更了解、尊重女性,并从多元化的性别视角看待问题。”小刘说。
孙教授介绍,班里的每位学生都将与她共同完成一篇论文,她们的社会实践则是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问起女院学生的特点,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大都会回答“知性优雅”,随后又会心一笑补充一句:“女汉子!”
女校史:光荣与荆棘同行
中国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历史始于1905年。这一年,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协和女大成立。1908年和1915年,华南女子大学和金陵女子大学相继创立。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从小学到大学,中国女子教育步入兴盛期。1952年,新中国实行高校改革,将教会学校和私立女中一律改为公立学校,“文革”期间又改为男女合校。近年来,女子高等教育才重回视野。
中华女子学院60余年的建校史与时代同沉浮。其前身是中国妇女职业学校,由宋庆龄、何香凝等一批巾帼英雄创办于1949年,几经辗转易名,也曾一度停办。1992年,学校决定迁址扩建成现代化女子高等学府,时任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算了笔账,中国妇女每人捐一块钱就能盖起这所学校,于是基层妇联开始为女院建校“众筹”,“首批主楼、食堂和一幢学生宿舍就是靠这些钱盖起来的,刚搬来时周围都是菜地,七八个老师挤在一间办公室里……”孙晓梅不无感慨地说,她也捐出了1000元稿费。1995年,学校更名为中华女子学院,2002年转制为普高本科院校。
孙晓梅说,女院的终极目标并非鼓励两性隔阂,而是学会以女性的角度看待、解决问题,最终广泛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去,尝试给世界带来更好的改变。
“因性施教”和社会性别视角
女校的课程由修身、家政等逐步过渡到符合国家素质教育要求的现代化课程,同时带有强烈的性别色彩和社会性别视角。
2001年,中华女子学院开设女性学系,这在大陆高校中尚属首次,全校必修课 《礼仪与修养》 《女性学导论》等也是独具一格的特色课程。
女性学系讲师朱晓佳从日常教学中感受到学生们点点滴滴的变化:学完《女性学导论》后,设计系学生设计的女性产品商标就独具性别视角,建筑设计在强调美感的同时,更关爱妇女、儿童、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需要,“以普通的台阶设计为例,她们会考虑老人、小孩一步能迈多高,走向和曲线是否符合需要”;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不断加强,“父亲对母亲家暴,孩子原先觉得无所谓,上完课后就回家用课理教育父亲”;女性学研究还增强了女孩们的自信心,自主创业的学生也逐年增多……
女性学理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2007届女性学毕业生戴地考上北大研究生,目前在某知名媒体工作,她告诉记者:“女性学帮助培养平等、自尊的理念,在生活中关注女性权利,在家庭中更理解母亲。”她的同班同学年洁在合肥某街道办事处负责社会组织及公益项目,在调研辖区内陪读妈妈群体时,发现她们对各方面学习有强烈欲望,于是参与策划了一系列增能项目,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亲子教育、婚姻关系维护等方面的培训……
在国外,女子大学已被纳入国家教育体制,形成完善的女子高等教育系统。与之相比,孙晓梅认为国内女校建设和女性学发展现状尚处弱势,如今她的工作重心落在重建中国家庭学科上。日前,由她发起、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主办的“首届中国家庭学科研讨会”召开,研究内容包括家庭学科基础理论、家庭礼仪、家庭健康管理、家庭普法教育、儿童健康成长、高龄老人生活、食品营养、服装文化、居住与环境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