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全新的水岸剧院已初步规划成形,西岸将承载更多文化复合资源及功能。 (效果图)
滨江夜跑、艺术观展,甚至只是沿着江岸“矫情”地走一走,西岸已成为很多人的首选。作为最“透气”的一段黄浦江岸线,未来,西岸将承载更多文化复合资源及功能,渐渐嵌入并提升都市人的精神文化品格。2015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奖名单近日公示,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西岸)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主题范例项目摘得奖项。这个奖项,是对此前八年建设的一个回顾和肯定。不过,八年只是一个起步——未来,这儿的建设还将历经漫长时期。
“穿越取景点”有看头
慢慢想,慢慢建,这是西岸一贯秉承的规划及建设节奏,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这样解释:“能为将来发展恰当地‘留白’,这是一种能力。”起步于世博会前后的西岸开发建设,在全市滨江沿线中属于晚跑者,但也恰恰是因为此前的“留白”,才让这段滨江有了更高的起点及更国际化的视野,契合了大都市人们物质丰裕后的精神期盼。
西岸岸线11.4公里,腹地面积10.4平方公里,这里强调的是历史、文化、生态的有机融合,并坚持先沿江后腹地、先环境后开发的开发策略。
首先,针对区域内众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优秀工业遗存,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同济大学开展工业历史遗存普查,针对建、构筑物制定“拆、留、改、迁”分类保护保留措施,土地收储精细化,原样保留码头4万平方米,保留历史建、构筑物33处,系缆桩近100个,铁轨2.5公里,枕木1200根,石材1800平方米,吊车4台,这些元素构筑起了西岸开放空间内宝贵的城市脉络,也让这儿成了最有故事、最有看头的“穿越取景点”。
其次,借鉴德国汉堡港、英国伦敦南岸等“棕地”复兴成功经验,开展国际设计方案征集,优选英国PDR公司“上海Corniche”方案理念,分级设置防汛墙、抬高路面标高、打造可以驱车看江景的景观大道,规划贯穿南北的有轨电车、景观步道、休闲自行车道、亲水平台,促进水、绿、城融为一体,形成适宜市民活动的各类广场。
这里的土壤、路宽都是被“设计”过的。开发过程中,生态修复是重要一环。通过土壤检测采用局部换填、隔离控制、植物净化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棕地利用;通过微地形塑造实现项目土方平衡;采用透水路面、雨水花园、细分排水区等手段打造海绵城市;通过疏林草地的种植搭配增加乔木数量提高区域二氧化碳吸收能力;运用风能发电等技术提供场地照明减少碳排放,倡导绿色、可持续开发建设理念。
各领域“头把交椅”入驻集聚艺术元素
刚落幕的“雨屋”,让西岸在全市文化展中名声大噪,而仅去年一年,在西岸“领纲”的余德耀美术馆和龙美术馆,先后有30余万人次观展。但这只是前奏,随着开发逐渐推进,更多高品格的文化艺术元素将在西岸自然集聚。
比如,龙腾大道近丰谷路上的西岸文化艺术示范区,7300多平方米改造的仓储及新建单位,很快被14家业界新锐争抢入驻。其中有丁乙工作室、香格纳画廊,还有品牌“例外”的设计中心等等,都是文化艺术各领域的“头把交椅”。对于入驻示范区的工坊,西岸开发公司设置了专业考量门槛,确保沪上最优秀的建筑师、设计师、画家能在此集聚,有个能施展得开的创意场所。西岸开发副总工程师陈超说:“我们看重的,是他们身上非物质的影响力,让它们自愿组合、自行设计、自发管理,从而激活、提升整个区域的文化品格,形成产业辐射效应。”意料中的聚合反应如期而至:目前,入驻示范区的14家工作室经常相互串门,一场场高质量的设计分享会、艺术展由此酝酿而生。
在“文化先导、产业主导”的总思路下,西岸致力于将文化融进每个开发板块的骨子里,营造有别于他人的高品质人居环境。清晨在滨江骑上一段自行车;商务楼内也嵌入了微小型美术馆;午休时,去艺术中心徜徉一程文化之旅……你要的慢生活,并不矫情,就在西岸。
文汇报记者 顾一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