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真实的训练
该谈谈训练了。在香港警校待了一个月,前两周是枪械课,后两周是战术课。我就重点讲讲枪械训练吧。香港警校的教学讲求一个真字。什么叫真?彩弹对抗训练的时候,子弹经过特殊的加工,将原本金属的弹头换成了特殊材质的塑料,但火药都保留着。打在身上这叫一个疼,皮肤上的伤痕至今还没退。我们向教官提出来:“太疼啦!”教官命令倒掉一半火药。
“训练的目的,就是要让你们记得住!”
为了模拟真实的环境,香港人可是什么都想得出来。你有没有想过,摸黑射击是一种什么体验?
这个科目的学名是“不同光源条件下的射击”,模拟了几种不同的情况:光源在对象身后、光源在对象头顶、光源在敌我之间、光源在我方头顶,最后就是无光源条件——在漆黑一片的情况下,灯亮2秒钟,供你观察10米外的靶子。灯灭后,在声音提示出现时,瞄准黑暗中的靶子把12发子弹统统打光。
在各种光源条件下,射击者要权衡两件事:你能不能准确地瞄准对象?你会不会暴露自身的位置?
有一项“打着灯笼射击”的训练:右手持枪、左手持手电筒,打开电筒照亮时射击。完了赶紧关灯、移位。再次亮灯射击。如果移位时亮灯,暴露自己的位置,命中成绩将判无效。你会发现一个滑稽的情景:很多学警射击时关着电筒,移位时反而亮着灯。这是因为旁人开着灯,你以为自己的灯亮着,便不去开灯。
接着我要说说靶场管理。
BellSir通知我们第二天进行靶场管理的考试。“要把靶场条例全部背出来哦。”说是考试,其实是一堂射击训练的模拟课,到了考场,我抽签到第一个下场,没讲几句,有人说:“老牛,你讲得好无聊!我出去打电话了。”他就大摇大摆地往靶场外走。
喂!枪还插在他的腰里呢,就这么走出去了啊!
咦,难道这也是考试的一部分?
我清了清喉咙:“大家练得很辛苦。课也已经上了20分钟。这样,把枪放下,大家集体到场外休息!”
这招“就驴下坡”得到了BellSir的认可。
在靶场,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情境。BellSir要求我们学会在真实情境下保障枪支安全。
反过来,其他学警考试的时候,我也“捣乱”:“教练我要换枪!”
换就换吧。好了,BellSir凑到我耳边:“再换!”
“教练,这把枪编号数字不吉利。我还要换!”
“教练,老牛换枪了,我也要换!”
这个情境的正确解法之一是这样的:可以换枪。但要所有人同时换枪。重要的事是只能换一次,不许再罗嗦了!
我们都佩服BellSir。他是个出色的教官。有堂课上,BellSir生气了,板起面孔说英语。
“你们是在浪费时间。”
“上课不认真。就知道抽香烟,到处乱逛。”
“香港的靶场资源很紧张,知不知道?”
“你们用完澳门班要用,澳门班用完新加坡人要用,马来西亚人还要用。你们在浪费所有人的时间。”
……
好像真的生气了啊。
“现在,每个人去拿把枪。快快!快!”
“每个人都要验枪。不要忘记验枪!”
大家沉默地行动。检视枪里没有弹夹,也没有子弹,把套筒复位,枪就验完了。二十个人站成一排。
“出枪!”“射击!”
枪里当然是没有子弹的。可是二十支枪,一支一支全部炸响了。
大家惊惶地交流眼神:“怎么回事!”
“你们都上当啦。”
BellSir做了两件事。先是取空包弹,空包弹的尾端本是白色的,事先浸在墨水里染黑,放在枪膛里。接着故意给我们施加压力,使人在慌张的心情下无法仔细验枪。他了解学警的心理,知道千里迢迢从内地来的我们,心中对什么事情最敏感。营造真实的心理状态,这称得上是一种高级的训练方式了。
我成了“武状元”
在黄竹坑,我的同桌代号“强哥”,是山东省的警察。
我和“强哥”是一对搭档。我射击时,他做我的安全员,反之亦然。打过一次靶后,我就掂量出他好厉害,他也知道我的厉害。每次打完,他冲过来,别人的靶子不看,就看我的靶子。他打完了,我也去看他的靶子。
“强哥”是我心目中的对手。我的对手还有一个,就是浙江的“宋枪王”。
他曾是专业射击运动员,又在公安部大比武里获得射击冠军,所以雅号“枪王”。“宋枪王”认真地告诉我:“老牛,你知道么,打运动手枪有诀窍,‘快、慢、停、抬’。抬手快,快到10环的时候慢,瞄住9环稍高的地方停住,射击、抬手。这就是完美的10环。”
香港警校培训自然是要考试的。共分五门:射击、理论、靶场管理、模拟城市作战、彩弹对抗训练。
射击考试配60发子弹,在10米-15米-20米-25米四个距离,每个距离要求三、四种姿势射击。10米是快速射击,6秒钟打6发;25米打得最多,要求跪姿、超低跪姿、左手(弱手)跪姿和卧姿。
子弹命中高分区得5分,低分区得2分。60发子弹,如果全部命中高分区,就得到满分300分。
上手10米、15米打完,我有24发子弹打在高分区,1发子弹打在低分区。“强哥”25发全部命中高分区。不过,在最后25米跪姿射击时,“强哥”失误了。最后,我得到了294分——除了两发子弹,全部命中高分区。这已足够在培训班里成为射击状元了。
说句心里话,拿到冠军,有几分是运气,有几分是因为我的心态放松。“强哥”是公安部深圳大比武时的某个单项冠军。“宋枪王”是大比武的射击单项冠军。有时,背负的荣誉也会成为包袱。而我从来没有参加过全国范围的竞争,也算是“光脚不怕穿鞋”。
不过,我在彩弹对抗训练当中失分了。这个科目要求被考试者作为教官,设计一个具备假想案情的模拟对抗场景,并负责整套方案的实施。我设计的方案是“地铁抢劫案”:警匪在地铁的场景下展开枪战。诚实地说,我的方案恐怕不算成功:对抗最后成了一场混战,本应置身局外的我也中了一枪,不知道是警匪哪边的子弹。
教官告诉我:“你的准备非常周密。从场地范围,到装备细节,每人分配的护具、耳麦都很细致。这是你的长处。不过,对抗的目的不是为了输赢,而是为了训练学警。到底要训练学警的战术推进,还是掩体使用,还是联络沟通?你的训练目标不够明确。”
我想,除了射击技巧之外,对于装备的利用、对地形的理解、对战术的应用,这些综合应用的能力还有提高的空间。这就是香港警校教官想要告诉我们的吧。
■杨忠海 口述 本报记者 沈竹士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