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建工投资建设的本市最大规模“拼装房”项目——浦东周康航大型居住社区,其13层高的三号楼昨天率先封顶,其余工程将于明年底前相继竣工。
据介绍,今年上海已落实的“拼装房”项目达500万平方米,预计明年的市场需求量将翻一倍,达1000万平方米。
预制率并不是越高越好
“拼装房”其实就是预制装配式建筑,部分或大部分构件,如外墙板、柱、梁、楼板、空调板等在工厂里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再将这些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合成房子。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介绍,把准备工作从现场搬进工厂,取消了脚手架搭设,取而代之的是多功能安全操作围挡,使得工地噪音、粉尘大量减少,安全系数更高。同时,工厂里统一制造,能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节水、节地、节电,绿化、管道安置等基础工作可与建筑施工同步进行。以传统施工耗时1年为单位计算,装配式建筑工期可缩短一个半月左右,用工量也能减少30%。
根据国家规定,预制装配住宅的预制率须达15%以上,上海建工实现的预制率一般在25%-40%,周康航项目的六栋高层住宅不仅全部达到了国家规定值,其中三号楼的预制率突破了30%。这个比例是不是越高越好?徐征解释说,综合了建筑的安全性、可靠性等因素,预制率不会追求极限,国外的预制率也没有超过50%。
除了精准拿捏预制率的“黄金比例”,周康航项目的建筑外墙保温采用“全生命周期的保温体系”,上海建工首创的泡沫混凝土保温层与外墙预制板合二为一的新型围护体系,能彻底克服传统外墙易脱落、不防火、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等弊病。
明年市场需求量将翻番
如此“拼”出来的房子,因其高效和绿色,在欧美国家早已流行开来。在上海,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的目标与方向也日益清晰。《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2014-2016)》要求各区县政府在本区域供地面积总量中,落实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要求,2015年不少于50%,2016年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
上海建工集团副总工程师钟伟荣透露,今年上海已落实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总量已达500万平方米,明年的市场需求量将继续增加,推进力度将加快,预计可达1000万平方米。
文汇报记者 史博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