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公司和企业常常来找我们聊:‘互联网+教育’究竟还能做点什么?我们提出,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精神,用技术支撑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和研究型学习。结果人家一句话就顶了回来——这东西不挣钱!”日前,中国教育创新“20+”论坛教育信息化专题论坛在奉贤中学举行,专家的一席话令人深思。他们给“互联网+教育”提个醒:究竟是加知识训练,还是加学生视野?或许更该思量清楚。
“互联网+教育”不是生意经
论坛中,一些企业代表分享了他们的案例,带来了各自在移动校园、互动课堂、电子书包等教育领域的技术产品和创新型解决方案。对此,格致中学校长张志敏表示,希望给“互联网+教育”提个醒。
“最近听到一些家长说,如今学校里的纸质教辅少了,变成了电子版的,而且学生的网上作业也越来越多。我就在想,‘互联网+教育’究竟是要‘加’什么,是‘加’知识训练,还是什么?”在张志敏看来,如果仅仅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强化知识训练,助推应试教育,这显然不是“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方向。他给出的答案是:一定要“加”视野,“加”课本里没有的东西,以达到课堂教学手段无法完成的目标。
“互联网+”火得一塌糊涂,从2015年开始,一些高校几乎每天都有一场关于“互联网+”的论坛,这也让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谷来丰感到些许担忧。“国人理解的‘互联网+’是什么呢?大多是商业模式和生意经。一些企业家们不谈大数据和云计算,谈的都是我要‘加’500个保姆,要‘加’十万个老师,完全都是在商业模式里打转,基本看不出科技情怀。”谷来丰说,如今,“互联网+教育”做得成功的案例无非是一些家教中介类和K12教辅类,应试教育尽管是绝对的刚需,但最终互联网还是没能解决教育的本质问题。
对此,上海市电化教育馆馆长张治坦言,常有一些公司和企业找他们聊,“互联网+教育”究竟还能做点什么?当他们提出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精神时,企业普遍提不起兴趣,因为恐难盈利。他还以当天下午的论坛为例,尽管主题是“以技术助推教育创新转型”,主持人也努力做引导,但很多嘉宾谈来谈去,还是绕不开用技术“提高学生分数”“提高课堂效率”等话题。
“互联网+教育”重心在教育
现场的“火药味”一度有点浓。在案例分享中,一些企业代表纷纷拿出自己用技术手段解决现实教育问题的得意方案,全部“击中”时下最热门的教育话题,如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最大挑战是无法满足学生任意选科的要求,因为没有足够的老师和教室。有企业提出解决方案——让普通老师用简单的技术方便地录制在线课程视频,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学校只要安排部分老师在线答疑和定期辅导即可。综合素质评价如何记录?通过统一的平台让学生填报,区分度差,难以达成改革初衷。有企业提出解决方案——整合一个关于学生成长的大数据平台。
“互联网+教育”热闹的背后,一些学者抛出了犀利观点。面对企业花样迭出的教育问题解决方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吴刚直言不讳:“我建议,所有的互联网开发公司,真的应该去中小学生活一段时间,你要去听课,去跟老师交流,通过学科教研了解中小学的发展,才能对互联网教育产生实质性推动。很遗憾我还没有看到哪一家‘互联网+教育’公司已经产生了我们期待的成果。”
吴刚说,“互联网+教育”的重心不是互联网,而是教育。也就是说,必须面向教育,才能产生“互联网+教育”的实际成效。
在吴刚看来,真正的“互联网+教育”应该有三个面向,即面向深度学习、面向个性化发展和面向学生的信息专长发展。“其中,面向个性化学习,就是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和评估检验。从这点来说,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关注这一点。”吴刚说,目前,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正在会同一家公司做这方面的深入探索,试图按照国际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潜质做长期跟踪,通过跟踪对他们的学习模型进行评估,然后给予他们扬长补短的支持。吴刚说,“互联网+教育”就是通过技术给予每个学生扬长补短的支持。
有别于K12一窝蜂涌向应试教育,上海市电化教育馆也在做不一样的尝试。“我们正在开发一个研究型学习专家系统,整合课程领域的专家更好地支持学生做研究型学习,用技术把名师的资源放大化,通过技术软件了解学生的天赋、能力倾向和特长。”张治说,最终目的就是用互联网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
文汇报记者 钱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