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位于金陵中路西藏南路的森海塞尔上海音乐厅门外,落满了金黄的银杏叶,在阳光的映衬下发出微弱的金色光芒,引得路人驻足观看、摄影,紧闭的庄严大门里,不时传出美妙的旋律……那是音乐厅在办“音乐午茶”——作为音乐厅的公益品牌项目,每个工作日的中午12时至13时,在可容纳100多人的南厅,都会上演一场沙龙式的小型音乐会,而上周,这个活动迎来了第1000期的纪念日。有老年乐迷穿着红色衣服赶来,把这天当成是自己的节日。
“老友”合影集满4大本相册
记者了解到,从2012年1月7日至2015年12月4日,在“音乐午茶”举办的1000场音乐会里,共有3452位艺术家登上“午茶”的舞台,表演了6783首曲目;有90649位观众进入音乐厅南厅欣赏音乐会,上座率达到100%。
音乐爱好者以电话预约的方式参与“午茶”,每一次的演出阵容都不同,主要是艺术院校的学生团体、青年艺术家等,演出内容涵盖室内乐、古典、现代、民乐、爵士等,形式包括独奏、重奏、独唱、重唱等。据调查,声乐,尤其民族声乐,是最受欢迎的演出形式。
在第1000期的现场,来了许多“午茶”的忠实“老友”。白发苍苍的方廷荣老先生,是“午茶”最忠实的粉丝,几乎每场音乐会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别看他上了年纪,可方爷爷也是位“追星族”——每次音乐会结束后,他都会与表演艺术家合影,目前这样的照片已经装满了整整4大本相册,“我与台上艺术家的合影留念照,每次拍完,我都会赶紧到店里冲印出来,整理好,在这些相册里,每张照片的旁边,我都会记录好时间、艺术家的名字,对我来说,这是一份非常特别的‘藏品’,记录了我与上海音乐厅‘音乐午茶’的缘分。”方老先生抱着相册,不无自豪地说。
另一位“老友”也非常特别,他叫张玉刚,是一名插画师。每次来“午茶”,张玉刚都会选择一个最佳位置,边听音乐,边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这场午茶音乐会。“我是一名美术爱好者,同时也是音乐发烧友。第一次来‘午茶’的时候,这里环境幽雅,又贴近观众的欣赏距离,让我顿生灵感,之后就开始带着小型速写工具,边听音乐边画画。”记者了解到,此次1000期节目册的封面上,印制的速写正是出自张玉刚之手。近4年来,“午茶”的观众从刚开始一眼望去满满都是“银发族”,到现在年龄层丰富多样起来。“午茶”的工作人员说:“自从今年9月新增在线购票之后,我们发现有更多的新面孔来到这里——既有年轻人,也有中年人;既有在附近上班的白领,也有从远郊特地赶来的乐迷朋友。”著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说,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要面临的重要课题就是“让有闲暇的市民去哪里活动?”,“可以说,‘午茶’为中国和上海的未来准备了一个客厅,让那些有修养、有艺术追求的人,可以常来坐坐。”给城市居民的灵魂安置一个音乐家园,为市民提供幽雅又亲民的场所和休闲方式,“这不仅仅是上海,更是全人类的事,应当成为音乐机构的一个重要主攻方向”。
重量级音乐家与青年才俊轮番助阵
无论对于音乐工作者,还是曾经的音乐爱好者来说,音乐厅都牵动着一份情愫,这份情在“音乐午茶”中得以延续。观众爱这个小小的会客厅,音乐家们也珍惜这个实践平台。这一张包含了一杯咖啡、一份点心的10元门票,打开了分享音乐和生活信念的通道,对于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来说,其价值难以估量。
“音乐午茶”不仅是沪上观众的“音乐客厅”,也是艺术家们展现艺术梦的舞台。1000期的几位艺术家都是“音乐午茶”的老友。“棱境”钢琴三重奏组,2013年夏天第一次登上“音乐午茶”的舞台,当时为准备“音乐午茶”,3位才华横溢的青年音乐人积极排练,现场进行了精彩的表演。几个月后,这3位上海音乐学院的学子,夺得了全国最高奖项“金钟奖”钢琴与重奏比赛的冠军。“音乐午茶”为青年音乐人提供了展现才华的舞台。走出来的青年艺术家还有许多,他们在这里举办人生的第一场音乐会,观众则给予他们在艺术成长道路上的鼓励与支持。
“音乐午茶”除了为青年音乐人提供舞台之外,也陆续邀请了陈钢、潘寅林、俞丽拿、王之炅、解静娴、薛颖佳、宋思衡等重量级艺术家为观众奉上一台台精彩的演出。今年5月,20世纪杰出指挥大师、作曲家雷纳德·伯恩斯坦之子亚历山大·伯恩斯坦携钢琴家贾斯丁·斯奈德做客音乐午茶,与上海市民分享了其父的艺术人生。今年11月,72岁的德国著名钢琴家曼弗雷德·福柯也登上了午茶的舞台。第1000期“音乐午茶”向著名歌唱家李秀英邀约表演,李秀英立刻答应,并特地从北京赶过来参加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