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的生二胎意愿会如此低?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正是“经济没有搞上去”。毕竟,养大一个孩子没有那么容易,物价水平的上涨、孩子成长养护及教育成本的提高,使得普通现代人的经济压力骤增,大大地抑制和约束了人们的生育意愿。毕竟,不少月光族连自己都养不活,怎么养孩子?
如今不比往昔,过去添丁只是“添双筷子”这么简单的问题,父母对孩子只求吃得饱穿得暖,但现在的家长育儿观念已经发生巨变,不仅希望孩子能成人,还希望孩子能成才。
此前,有网友曾晒出过一份育儿账单,其中显示从怀孕生产到孩子大学毕业,没有四五十万下不来,如果继续读研、出国深造或加上孩子结婚的费用,则少说也要上百万。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看完账单网友们个个泪奔,同时更加坚定了“只想赚钱不想生娃”的决心。而对于已有一定经济基础的70后家庭来说,钱是不愁了但年龄却成了问题,毕竟40岁已经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不少人就算想生也可能生不出来了。
国家的经济形势不景气,有生育机会的年轻夫妇手头不宽裕,所以只能延缓或取消生子大计。或许,政府此时只能如一些专家所言,通过发放育儿补贴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生育。这点在国际上有许多例子可以借鉴,如葡萄牙的刺激生育政策是生一个娃补助5万,俄罗斯的生育政策是二胎母亲可得近万美元补贴等。
小编觉得,生育补贴奖励确实是关键,毕竟“治病”讲究对症下药。除此之外,带薪产假制度也要跟上,以解决二胎母亲的后顾之忧。如今,中国女性的产假一般只有98天,刚刚达到国际劳工组组织《生育保障公约》规定的最低标准。而在法国,二胎母亲可享受40周的带薪休假;挪威孕妇则享有10个月全额工资或一年内80%的工资;今年7月,我国的近邻朝鲜也将朝鲜女性的产假天数从90天增加至180天。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国家的口号喊得再响,方案准备得再足,最终的生育权还是掌握在个人和家庭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