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长期遭受交通拥堵之苦的首都北京而言,是否征收拥堵费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北京市交通委日前明确,2016年将研究试点征收拥堵费,针对小客车、机动车实施更加严格的限行措施;并通过停车综合治理等措施,缓解首都拥堵。
收了费,是否就能让道路畅通?这剂药能否根治北京拥堵之“症”?有专家指出,病症因城而异,拥堵费也并非包治百病。征收拥堵费的前提是公共交通便捷,相关配套完善,以此引导公众绿色出行。
将通过立法方式确定如何收费
北京的拥堵不是简单的道路、机动车保有量、管理等等单一方面原因造成的,而是多年以来多种原因形成的“慢性病”。目前,北京市主要道路超负荷运转,城市环路和主要联络线均超出设计流量50%以上,西二环、东三环这样的“明星路段”高峰时段小时流量达1.3万余辆,一些主要道路全天通行流量超过10万辆。
北京市始终在试图通过各种措施破解拥堵难题。北京将把治理拥堵、缓解“大城市病”作为“十三五”期间的重要工作。近期将推出《北京市缓解交通拥堵总体方案(2016-2020年)》,治理“道路堵、停车乱、地铁挤、公交慢、换乘不便”等交通病。
北京市交通委日前透露,将通过立法方式确定如何收费,并将收取拥堵费纳入《北京市缓解交通拥堵总体方案(2016-2020年)》,通过“一揽子方案”来实现拥堵治理。
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规划院信息室主任姜鹏认为,从国外经验来看,收取拥堵费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果费用收取合理,效果可能比限行大。但也有市民反对征收拥堵费,认为收费无法解决拥堵实质问题,应该通过加大公共交通来解决拥堵问题。
治理还需综合施策
截至2015年8月,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557.5万辆。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北京市四环路以内集中了全市65%的重点小学、80%的三甲医院,繁华商业区、餐饮娱乐场所等成为无法回避的常规堵点。
二是车辆保有量与道路资源矛盾,北京市车均道路面积仅为18.3平方米,仅比一个标准停车位的面积(约为12.5平方米)略大。
三是路网与公共交通有待完善,北京全市道路总长已经达到2.9万公里,但一些路网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是停车占道,停车位缺口巨大,造成二环内不少道路成“停车场”,影响通行。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指出,北京交通承载力问题是“大城市病”的问题,需要从规划、建设、管理、限制方面共同发力。
“收取拥堵费是一种辅助手段,需要配套完善的治理体系。”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认为,就北京的情况来看,造成拥堵的原因复杂,需要综合施策。此外,拥堵费怎么收、收多少应该科学测算。否则收少了起不到效果,收多了可能阻碍道路资源“物尽其用”。
发展公共交通才是根本
郭继孚认为:“大城市治堵不可能一蹴而就。从供需矛盾来看,北京交通压力还是增长趋势,拥堵费等经济手段的执行效果需要在整体环境中看待。”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研究室主任程世东认为,经济杠杆能起到一部分作用,发展公共交通才是根本。这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城市路网规划和建设,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还要约束公车过度使用,保障公共交通的“路权”。同时也需要市民的共同配合,人人做到践行低碳生活观念,减少不合理的用车需求。
从2004年开始,北京市每年编制阶段性方案,并先后推出了公交优先、机动车总量调控、区域限行等多种措施。未来将配合拥堵收费,执行更加严格的限行政策;出台错峰上下班政策;构建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包括兴建轨道交通,治理乱停车,提高公交速度,构建自行车、步行出行的道路体系等。
“除了控制机动车数量,降低使用强度,北京市还将综合运用科技、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交通综合管理水平。”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说,在管理层面,缓解交通拥堵将纳入各区县政府绩效考核,形成治理拥堵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