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报道外媒称,25日发表的两份研究报告显示,近20年来,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有显著增长,婴幼儿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是国内各个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据法新社10月26日报道,中美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第一份报告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研究报告显示,从1990年至2013年间,中国所有省份居民的平均寿命都增长了。增长幅度从河北省的4岁到西藏自治区的14岁不等。
报道称,2013年,上海市居民的平均寿命居中国之首:男性80岁,女性85岁。这与法国或者日本等国家人口的平均寿命差不多。
与此同时,中国西部地区男女居民的平均寿命都要比上海市少10年,接近于发展中国家例如孟加拉国的水平。
报道称,主要死亡原因也发生了变化,心血管疾病超过呼吸系统疾病和肺癌,成为第一大致死原因。与此同时,除艾滋病外,与传染性疾病相关的死亡病例明显减少。
在同样发表于《柳叶刀》杂志上的第二份报告中,其他研究人员主要研究了中国5岁以下婴幼儿的死亡率:1996年至2012年间,中国这部分人群的死亡率整体下降了78%,在2012年为每千名新生儿中死亡人数为13人。这一创纪录的降幅主要与经济快速增长以及教育水平进步有关。
但是与平均寿命一样,婴幼儿死亡率同样存在严重的地区不平衡状况。
报道称,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以及中国东部几个省份,5岁以下婴幼儿死亡率低于千分之五,低于加拿大或新西兰的水平。但四川省的两个县的婴幼儿死亡率超过千分之100,同布基纳法索或喀麦隆等国的水平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