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谢谢你们的到来……”昨天重阳节,武警上海总队三支队十三中队官兵来到久耕敬老院,看望这里的老人们,为老人送上节日礼品,并表演了自编自导的节目。演出背景墙上,巨大的武警警徽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此时此刻,虽然没有亲人的陪伴,但在警徽的映照下,老人们个个容光焕发,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多年来,这个中队的官兵们传承敬老爱老传统,和驻地老人结成帮扶对子,为老人排忧解难,受到老人的欢迎和驻地群众称赞。
“有了困难找武警”
在久耕敬老院张仁菊院长的抽屉里,保存着一张“有困难,找武警”的名片。虽然名片上的电话号码已经存在自己的通讯录上,但这张名片张院长却一直珍藏着。“这可是咱们武警官兵第一次来敬老院看望老人时留下的”。
2009年的一天,一家单位向敬老院赠送了一台双开门冰箱,眼前两米多高的“大家伙”,大家横竖抬不进屋,张院长高兴之余犯了难。无奈之下,她想起了前不久官兵们来看望老人时留下的名片,便拨通了上面的电话。
“让我们来搬吧。”接到电话,官兵们很快就赶了过来,冰箱被顺利抬进了屋。由于冰箱放置的位置没有电源,官兵们买线、布线、接线,不一会就弄好了。张院长感谢地说:“没想到一个电话你们真来了,今天多亏了武警战士们。”
早在官兵们还住在浦西公寓的时候就打出了“有困难、找武警”的广告。在公寓入口处,至今还放着那块写有“有困难、找武警”的标牌。一位居委会阿姨说:“这块牌子既是官兵们传承雷锋精神的‘名片’,也是他们服务老人的见证。”
浦西公寓孤寡、空巢老人很多,有的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一点小困难都可能成为他们的大难题。无论是谁,只要一个电话,官兵们就上门帮困解难。时间一长,驻地附近的群众都知道:“有了困难找武警”。
去年夏天,久耕小区的一位老人打来电话。原来,老人房子边上一家饭店排放的污水把下水道堵了,臭气熏天。老人找到老板要求清理,但对方怕花钱,一直拖着,官兵们便顶着烈日上门疏通,解决了问题。看到老人还有一群“兵亲戚”,饭店老板心虚了,主动找到老人道歉,并承诺定期清理。
人人会说“上海话”
在这个中队,官兵们有一项特殊“本领”,那就是人人会说上海话。
原来,驻地老人基本上都是“老上海”,不会讲普通话。官兵们来自全国各地,和老人交流时常常遇到“上海话”听不懂、不会讲的尴尬,经常需要上海籍战士陪同当“翻译”,甚至还闹出了笑话。语言是沟通的桥梁,语言障碍成为官兵们必须迈过的第一道坎。
为此,官兵们想了很多点子。中队邀请驻地文化单位老师来队教上海话,上海籍战士主动给大家当“教员”,官兵们私下里也练习用上海话交谈……如今,官兵们的上海话虽然不是很流畅、很标准,但老人的话他们听得懂,战士们的意思老人也能领会。
语言障碍消除了,做到与老人心有灵犀更不容易。通过翻阅资料和日常接触,官兵们了解到,很多老人身边无儿无女,常年与孤独为伴,也深受此困扰。为此,官兵们时常登门看望,帮助老人洗衣、做饭、理发、打扫卫生,和老人谈心聊天,为老人派遣孤独。今年大年初一,原中队长李宝祥带着2岁的女儿到马玺绶阿姨家中给老人拜年,马阿姨一口一个“乖孙女”,甭提多开心。
一次,班长鲁力和战友们到提篮桥敬老院看望老人,一位老人看到小鲁,热情地拉着他的手聊个不停。当天,小鲁的女友正好出差路过上海,原本可以见上一面,可女友等到中午也没见到人,实在等不及只能先走了。虽有些遗憾,但小鲁却说:“我和女友相处的机会还很多,这些老人真的很需要我们。”真心换真心。在老人眼中,官兵们是他们的亲人,是他们最贴心的“兵儿子”,有的老人在出远门时,把家里的钥匙交到官兵们手中,让他们代为保管。
“雷锋”永远在身边
“小宋,家里的防盗门打不开了……”接到浦西公寓一位老人的求助电话,中队修理工宋增立即赶了过去。从营区到浦西公寓足足有三公里的距离,小宋这一路跑得气喘吁吁,衣服全部湿透了。
其实,早在2005年,中队就搬离了浦西公寓,新驻地远在三公里之外。距离远了,有的官兵心里疑惑:“有困难、找武警”的牌子还挂不挂?当时,有位老人在为官兵们送行的时候,特地把牌子递到时任中队指导员周军的手中,叮嘱他“把传统坚持好,好事做到新驻地”。周军把牌子放回原处,握着老人的手说:这块牌子还要挂在这里,部队虽然离开了,但雷锋永远不会走。
就这样,营区和浦西公寓之间的三公里,成为官兵们服务老人之路。不管寒来暑往、刮风下雨,浦西公寓的老人们只要有需要,一个电话,官兵总能第一时间赶到。
浦西公寓的住户每年都在变化。为更好地服务这里的老人和群众,中队设立了服务点,每两个星期开展一次为民服务活动。今年年初,班长刘成浩得知,楼上刚搬来的两位老人行动不便。官兵们便主动上门走访了解困难,还带着剪刀为老人理发,令老人感动不已。如今,官兵们上门服务的对象已达到7名。
文汇报记者何易 通讯员 段更强